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两大原则,可帮孩子减少焦虑感

美国研究学者认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一般不会影响长期健康,但是有些孩子会发展成为焦虑障碍,持续紧张,不愿与人接触。当孩子出现焦虑不安时,家长应该重视起来,帮孩子减少焦虑。总的来说,有两点原则:1.正确认识焦虑感。家长要起到心灵导师的作用,慢慢让孩子冷静下来,理性看待问题。要注意,家长不要盲目把孩子保护起来,回避不能解决长期问题。2.找到根本问题。有的问题在家长看来可能不算什么,可在孩子心里就是个坎儿。家长要尊重而不轻视孩子的想法,同时不能一味顺着孩子的思路走,否则会放大问题和焦虑感。在两大原则基础上,家长可采取五种措施:一是做个真诚的聆听者,让孩子看到家长真正关心自己,鼓励其分享真实想法。二是了解孩子心理时,别急于下结论,不要从猜测角度提问。比如,可以把“你是不是为考试担心啊?”换成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起来这么焦虑?”让孩子自己给出答案。即便确定孩子是为考试担心,提问时也要想办法避免加重其心理负担。可以问:“准备得怎么样了?”“有什么能帮你的?”三是帮孩子设定可行的积极目标,有利于逐步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避免挫败感。四是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持续焦虑,会构成长期心理负担。即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家长也要帮孩子找到应对方法。五是起表率作用。家长尽量不要把焦虑情绪带回家,否则会传染给孩子。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