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儿科临床上较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也是各零售药店销量据前的儿童常用药物之一。中医中药是讲究辨证施治的,然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药品说明书上只写到“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这说明书中只写“外感发热”,并没有交代清楚该药适用于风寒还是风热?药品说明书中居然没有明确辨证,这不是在耍流氓嘛!这岂不是让那些一贯瞧不起中医中药的人士又抓到把柄了么?!不辨明白还真不行呢!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组方是这样的: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一共七味药。单从组方上看,柴胡、葛根、浮萍、蝉蜕这四味药都是辛凉解表药,用于风热证;只有桂枝一味药是辛温解表药,用于风寒证;黄芩、白芍,一个是清热燥湿药,一个是补血药。粗看起来,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应该是用于风热证的了。那么,果真是这样吗?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其中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篇中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作为治疗风寒证的推荐药物之一。《指南》中专家的结论和笔者前面的分析是截然相反的!笔者的中药学水平是不是太低了点了?!看来这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组方虽然简单,但内中似有玄机啊!桂枝是一味典型的用于风寒证的药,这一点很明确。柴胡和葛根却不是简单的只用于风热证的药了。柴胡即可与其他药组成治疗风寒证的方剂,也可组方成治疗风热证的方剂,可谓是寒热兼修,《景岳全书》中有很多这两方面的药方。《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就是一个治疗外感风寒的方剂。葛根消除项强(即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的能力很强,而项强一般是由外感风寒所致,在《伤寒论》中就有麻黄汤中加葛根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又有项强的葛根汤。葛根算是一味非典型的发散风热药,常出现在治疗风寒证的方剂中。因此,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疗效应是不错的。最后,请大家注意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异同点: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风寒感冒常常由着凉引起,恶寒重(特别怕冷)、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感冒通产与着凉无关,发热重、恶寒轻(怕冷不明显),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