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穴位大全 / 正文

图解中府穴位的位置在哪里.中府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中府穴位置中府穴: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膺俞、膺中俞、府中俞。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募穴。手、足太陰之會。在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布有鎖骨上神經中支,胸前神經分支,第一肋間神經外側皮支,上外側有腋動、靜脈,胸、肩峰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咳吐膿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結核等。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定位:在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1、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雲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本穴。2、男性乳頭外側旁開兩橫指,往上直推三條肋骨處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間隙)。3、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胸肌筋膜、胸大肌、胸小肌。皮膚由頸叢的鎖骨上神經中間支分布。皮下組織內有胸肩峰動脈的終末支穿胸肌及其筋膜至皮下組織及皮膚。胸肌筋膜覆蓋於胸大、小肌,兩肌之間有來自臂叢的胸前神經和胸肩峰動脈胸肌支,支配並營養此兩肌。①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②肺結核、肺與支氣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現壓痛,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③運動系統疾病: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如肩周炎。剌法: ①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②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注意事項:針尖不可向內斜刺,以免誤入胸腔,刺傷肺臟。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15分鐘。現代常用於治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等。配肺俞主治外感和內傷咳嗽;配復溜主治肺陰虛之乾咳、肺癆等。①本穴是肺募,故是診斷和治療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肺結核和支氣管哮喘病人,此外常有異常反應,又因其為手、足太陰之會穴,故又能健脾理氣而治療腹脹②以下各經穴針灸方法條中,除禁針穴外,一般僅介紹毫針的常規針法;灸法中除禁灸穴及特殊灸法外,一般均可溫和灸10-20分鐘,使局部皮膚發紅,不再一一列述。③層次解剖,由淺入深,分別是皮膚→皮下組織→肌肉(或肌腱或筋膜)、血管、神經。以下各穴只寫穴下的血管和神經。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