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小柴胡 / 正文

神奇中药盘点之小柴胡颗粒,看对病下药与对症下药的绝对不同

新冠疫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还是折腾的轰轰烈烈。对于新冠疫情的结束,人们或是寄希望于能如非典一样神秘的突然消失,或是寄希望于疫苗的出现。
但疫苗出现又能如何呢?毕竟超级病毒的出现多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新冠疫苗或许对新冠病毒有效,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如果依然不能有效或有目的的控制,还会出现其他新型病毒或更超级的病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疾病反而越来越复杂,药品也越用越多,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这涉及到社会很多层面的问题,也对医药行业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新冠疫苗的研发也体现出西医西药对病下药的特点。与此不同的是中医对症下药的特点。西医治病如同鲧治水,用水来土掩的办法,短期来看省时有效,但往往预示着更严重的后果。而中医则如同大禹治水,运用疏通办法,导邪外出,虽费时费力,却一劳永逸。
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人与自然界和疾病之间的规律。

不过现阶段中医中药领域脱离辨证施治的诊治原则,对病下药情形增加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中药理论指导中医理论,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理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
今天以被广泛应用的小柴胡汤为例说明一下这类问题。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现代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多以中成药的形式出现,也就是小柴胡颗粒或小柴胡汤丸。
小柴胡在中医领域的广泛应用自然是因为其广泛的适应症和神奇的疗效。
当代中医大家刘渡舟曾说:小柴胡汤善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谐调,故其功甚捷,而其治甚妙。故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黄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所谓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刘渡舟
近代中医大师张锡纯对小柴胡汤的理解则为:用柴胡以治少阳外感之邪,不必其寒热往来也。但知其人纯系外感,而有恶心呕吐之现象,治以小柴胡可随手奏效。
历代医学名家对小柴胡汤有诸多论述,现在网上对小柴胡讨论的文章很多,有不少的真知灼见,但也有很多是夸大的、或者有误导嫌疑的。

提到小柴胡的应用,有必要了解一下上世纪末发生在日本的小柴胡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颇有权威的教授发表了“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刹时间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并且还附诸“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小柴胡汤证消失后,还要继续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论调。厂家也通过杂志、学术会议等宣传,小柴胡汤还能治各种急性热性病、感冒、肺炎、慢性胃肠障碍等等。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小柴胡汤滥用的负面后果逐渐显现,1994年1月~1999年12月就出现了188例因长期服用小柴胡汤颗粒而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案例,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药的应用脱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

现代中药应用中,中成药占很大比例,虽然便于生产、流通和使用,但对于对症用药还是提出了更多要求。
比如现在片面认为小柴胡是退热药,或是感冒药,或者是肝胆药的情况是非常多的,很多时候小柴胡颗粒也被认为是神药。
每一个中成药都相当于一个中药方剂,方剂的适应症即为方证,对于方证,现代中医大师胡希恕的论述是十分经典的。
他说:方证是所有辨证方法中一个最重要的、最具体的、最末的阶段,是辨证的尖端形式。有了柴胡证,无论什么病,用了都有效,而没有柴胡证,用柴胡汤则有害无益。
不过对于中药应用脱离中医理论的趋势,中医反而是没有办法扭转的,国家政策、研发机构、医院以及大型制药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才占有主导性。下图是2019年医院中成药销售排名,从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或许也能找到一些办法。

中药之所以能发挥治疗效果,就是因为其“偏性”或“毒性”,“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疾病的治疗和用药的选择还是要遵循专业人士的意见。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