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是与当地气候有关的。
稍懂点点中医,给大家一个名医刘渡舟老先生的方子吧已经用过多次,效果不错但一般药房可能不给抓药,因为每味都是毒药其实这是《伤寒论》上的经方,只要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安全得很。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0g,制附子15g(一定要先煎30分钟以上),细辛3g一天一付(2块钱不到),小孩药量减半平日如果心跳比较快的人(90次以上),或汗出比较多的人另加 炙甘草3g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如果体质很差的人,喝完药后感觉口麻,恶心等症状,说明附子煎的时间不够,是附子中毒的迹象速服蜂蜜或绿豆汤,立解。
此方对付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一般1-2付见效,坚持10付以上,应该一般情况下能治愈,但不能保证在某种条件下不复发。愈后,最好能整点灵芝,黄芪熬粥喝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没有灵芝单用黄芪也行。
鼻炎的根本在于肾虚,体寒,正气不足中医没有过敏之类的说法,所谓的过敏性鼻炎其实就是寒凉引起的,所以保暖很重要尤其是腰部和足部的保暖平时手脚凉,腰膝凉的人基本都有鼻炎。
现在的附子药性远不如以前了,而且制过之后一般也没剩多少毒性了,以前一般要求煎50分钟以上的(文火),现在30-40分钟基本差不多了别的药下去再文火煎20分钟即可。
居然就一个朋友问这个方子唉,此方对过敏性鼻炎和其他鼻炎相对来说算是特效的了。
看来中医真的是堕落了,只怪如今庸医太多,经方无人会用。其实一部《伤寒论》就可以解决目前大多数的病痛了,只恨无人会用。希望这位朋友贴上药后感觉,一般来说1-2付见效,最快的服药2个小时鼻塞症状就开始减轻了。
当然,病重的话,可能见效稍慢,但2付一般会有好转坚持服用即可
所以,平时尽量不要吃寒凉性的东西,比如海鲜,冷饮等等,西药也不能乱吃,那玩意只有害处!多吃炖菜,多喝热白开水,停止喝绿茶菊花茶等凉性茶。
当然,要想完全根治鼻炎而不复发的办法只有一个: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别无他法。
附子先煎,然后下麻黄细辛。
这三味药都有毒,附子的毒性久煎可以分解 伤寒论 原本要求 麻黄也先煎去沫,但现在的麻黄质量远不如以前,用药量也小,这一步就不必要了
附子先煎也是为安全着想,其实现在的附子质量也很一般,15g制过的附子的毒性几乎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因为是在网上,所以我把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及解救办法写得很清晰了,就是以防万一我给四周朋友用,一般都没有先煎,没出现过任何不良反应
假如不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找前面的帖子察看详细方子和用法),也可以用如下药物泡酒效果也非常不错,但比麻黄附子细辛汤稍慢点但一般2天眼痒的症状可以减轻,一周内,鼻子通气,停止喷嚏,眼痒消失是可以达到的。
枸杞150g,黄芪150g,白术100g,防风50g,当归50g,60度白酒4斤泡5-7天即可喝每天搅动药酒一次
假如腰膝寒凉者,加桂枝50g,腰膝不凉者不用加,此方是闻名的玉屏风散加枸杞当归,滋阴补血,补气固表加桂枝的目的是散寒也曾经有不少单用玉屏风散治好过敏性鼻炎的。
每天早晚各空腹服30-40ml看自己酒量了但此药酒劲大,最好每次不超过1两究竟是空腹服用当然,现在是冬天,假如能温服,效果更好。
再次告诫各位,不要随便用西药西药是治不好这个病的治本的要害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玉屏风散都是提高免疫力的经典名方。假如能同时跑步锻炼身体,相信效果会更好了
所谓的过敏源,其实就是寒凉!假如每天热水泡脚,泡至后背出汗,对此病也很有效果
不愿吃药者,也可用艾炙或针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同样能治好但我对穴位不是很熟,没用过,只是看很多论文有过研究所以,艾炙或针灸我无法做详细指导。
我现在希奇的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多年鼻炎了,为啥不用这些经典的方法,而用西药?假如再没人用这些方法,那我就真是无语了。
很好很好,终于有朋友的症状减轻了甚感欣慰啊。
对于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负责任的药师一般不给下方这个很正常假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下方,往往是不负责任的药师这个药量比《伤寒论》原方要轻得多,原方用的不是制附子,是炮附子,毒性比制附子大多了张仲景的经典明方流传几千年了,可惜庸医当道敢开此方的医生都不多现在的药药性远不如以前的野生药所以只要按我的说明服用,不会出任何问题假如过敏性史长,建议您继承服用一段时间,以清除余病。
2,考虑到您有哮喘和年龄问题,加炙甘草3-6g,可缓解症状停药后,哮喘加剧的情况即可恢复气虚也可引起哮喘,黄芪可以缓解。
3,所谓“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是指单用细辛一味药而言而且这个说法也只是教程说法,基本不正确《伤寒论》里用细辛的量远远过钱著名家用细辛超过过45g,也没出问题要害是要对症假如我搭脉之后,可以根据详细情况下细辛的量曾经给过10g的量,也没出问题一般情况3g足矣再说因为没有脉象,所以先只能给3g假如寒重者,细辛3g远远不够至于麻黄附子的量,这个也需要辨证但一般情况麻黄10g,制附子15g足够了《伤寒论》里用炮附子达到30g以上的方子多的是要害在于久煎,附子久煎之后毒性被分解,古四川人有喝附子粥的习惯,久熬之后无任何毒性原因是,长江水乃冰雪所化,寒气太重川人需要借附子之热散寒,否则必病当然,吃辣椒的道理也一样。
另外,如果能买到灵芝的话,最好灵芝黄芪一起煮粥喝灵芝扶正气之力强,黄芪补气之力强连续吃半个月左右之后根据情况可以停吃然后隔3-5天吃一次,这样可以长期巩固效果如果喜欢喝酒的话,我前面的帖子给过药酒的方子,也是补气血增强抵挡力的好方。
1 过敏性鼻炎
李某,男,7岁,1998年5月17日初诊。患儿有过敏性鼻炎史3年,经常遇冷风打喷嚏,流清涕,鼻塞,曾用中西药治疗未效,近日着凉症状加重。诊见 形瘦,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询知患儿平素怕冷,手足发凉,纳差,时常腹痛,大便不成形。证属阳虚外感,肺窍失和,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 麻黄、炙甘草、细辛各5g,熟附子3g,黄芪15g,蝉蜕6g,茯苓12g,防风、大枣各10g。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5月20日二诊 服药2剂,即感鼻炎症状明显减轻,原方续进5剂,症状消失,且面色转红润,怕冷感减轻,胃纳好转,大便成形,舌质转红润,苔薄。嘱间断服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月余。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 过敏性鼻炎,以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点。《秘传证治要诀》曰 “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乌、附、干姜之属”。可见阳虚是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之一。本例为阳虚之体,复外感寒冷所致,切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故3年之疾获愈。
2 喉源性咳嗽
谭某,男,12岁,1999年12月5日初诊。喉痒干咳5天,稍受凉或异味刺激则加重,时发出清咽样干咳声。曾服头抱氨苄、牛黄益金片、咳必清等药3天未愈。诊见 阵发性喉痒作咳,无痰,遇凉风或大声说话则呛咳不止,咽部不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咽后壁淡黄、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舌淡略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浮。听诊心肺无异常,血常规及线胸透亦无异常。诊为喉源性咳嗽,证属阳虚外感,寒凝肺系,治宜温经散寒,利咽止咳,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 麻黄、橘红各5g,熟附子、细辛、甘草各3g,百部、桔梗各10g,蝉蜕6g。3剂,每天1剂,水煎少量多次温服。12月8日二诊 服药2剂,即感咽部明显舒适,药毕咳止,畏风怕冷感减,又以桂技人参汤加减温里和表,行气健脾以善其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 本例患儿素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复感外寒,直中少阴,循经上窜于咽喉,寒邪客于肺系而成。方用麻黄、细辛温散其寒,附子振奋阳气,增强散寒之功,酌加百部、桔梗、橘红、蝉蜕以治其标,切合病机,故收效迅捷。
3 支气管哮喘
王某,男,8岁,1999年12月18日初诊。患儿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余,咳嗽气喘反复发作,每因受凉、进食寒凉生冷及吸入异味粉尘而诱发。面色少华,毛发细软,形体瘦弱,食欲不振,小便频且常有遗尿。近日感寒诱发,咳嗽频频,气喘,喉中痰鸣,时而咯出少量夹有泡沫稀痰,伴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查 两肺满布喘鸣音,心率92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常规示 WBC8.2109/L,Hb110g/L,N0.54,L0.37,E0.08,M0.01,RBC4.01012/L,X线胸透示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未见片状阴影。诊为哮喘发作(寒喘型),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定喘。处方 射干、地龙、麻黄各5g,熟附子6g,大黄、蝉蜕、细辛各3g,黄芪10g。3剂,每天1剂,水煎服。12月20日二诊 服上药1剂,喘憋咳嗽缓解,呼吸平稳,肺部听诊呼吸音粗,仍可闻及哮鸣音,深呼吸时明显。活动及稍劳累则出现喘憋。守方去大黄加丹参10g,桃仁5g,续服3剂。12月24日三诊 喘咳缓解,听诊肺部哮鸣音消失,呼吸音稍粗,X线胸透示肺纹理稍紊乱。血常规示 E0.03,余指标基本同前。后用柴胡桂枝汤加减,以和解表里,调和营卫,温肾健脾活血,调治半年停药。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
本例哮喘反复发作,遇寒凉及食生冷而易发,且平素小便频时有遗尿、面色少华等,均为阳虚之征。又伴鼻塞,流清涕,为寒邪束肺,肺窍失和所致。综析脉证,为阳虚外感,内伏寒痰随气而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宣降失常所致。方中麻黄解在表之寒邪,使肺气得宣 熟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阳气之不足 细辛通彻表里,内散少阴寒邪,外解大阳之表,且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扶正祛邪 蝉蜕、地龙解痉平喘 射干开结消痰,善治痰鸣气喘 大黄苦寒,通腑降浊,以利肺气肃降。共奏温肺化饮、止咳定喘之功,使痰消气顺,气道畅通,咳喘得解。
作者忠告:
1,本文仅供参考,请朋友们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分清寒热 虚实,对证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否则适得其反。
2,请朋友们不要自己乱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