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麻黄附子细辛汤 / 正文

郭立中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验

1刘仕文;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运用[J];四川中医;1984年02期
2王克敏;;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坐骨神经痛[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89年05期
3韩萍;;医案四则[J];当代医学;2009年31期
4蔡秀;;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咽炎36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4期
5师卿杰;;生脉饮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7期
6李忠超;;麻黄附子细辛汤古方新用验案2则[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S1期
7项济华;;对细辛毒性和用量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1986年10期
8李吉灵;;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J];陕西中医;2006年08期
9王孝林;丁来艳;;麻黄附子细辛汤异病同治[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3期
10刘龙;岳小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阳虚水病刍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1期
11魏道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阴疽[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86年04期
12阚方旭,任爱华;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验[J];四川中医;1990年04期
13陈江;朱黎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5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2期
14张维婵;;应用附子不避炎夏[J];福建中医药;1990年04期
15周运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慢性咽炎2例[J];人民军医;1985年05期
16李古松;慢性荨麻疹验案[J];北京中医;2003年03期
17王付;曹永康;;也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18陶爱华;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年02期
19陈永芳,张兴玉,翟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3期
20周淑娟;;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J];吉林中医药;2006年05期

1王庆;;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病机的认识[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乔琳琳;李怡;;浅议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3王清海;;论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四要素及治疗四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4谈小林;卞廷松;杨光;刘步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认识[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张艳;于睿;宫立鸿;刘晓蕾;;慢性心衰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6史琦;胡元会;;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治法浅析[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梁瑞敏;;关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理论探讨[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张秀梅;张申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许镫尹;李瑞;;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与临床疗效探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杨军;;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举隅[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黎运呈;以方测证探讨NAFLD中医证治特点及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2张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及封髓潜阳微粉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3曲晓璐;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淤证)病证实质探讨及降糖益肾方治疗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4戴中;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认知功能检测及肝郁证候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杨继兵;肺压平复方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詹煜炜;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皮肤病的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2赵凯维;中医病机概念诠释[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邹超;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病机及证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景婧;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才振国;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6邢海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7王玉;肾络癥瘕病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邓筠;慢性心力衰竭五脏相关的病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倪世秋;偏头痛证治及方药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严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物质及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1记者 严少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机首次提出[N];健康报;2010年
2赵宝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乙肝30例[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周奇轩 刘奇学;糖尿病中医病机新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王晖 陈霞波 周建扬等;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王殿华;脊髓空洞症的中医病机治则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河南省中医院 孙宏新 蒋艳玲;治流感勿忘扶阳[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吕斌;神秘的“少阴伤寒”[N];大众卫生报;2002年
8;附子为百药之长[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9王长柏;何为少阴伤寒[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深涛;重新审视与界定浊[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