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乌梅丸 / 正文

实践千古名方乌梅丸临床应用经验

伤寒论乌梅丸方组成: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 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功效:1、安蛔驱蛔;2、清上温下。中医病证:蛔厥症、上热下寒、久泻久痢证。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西医治病:1-用于消化系统之慢性肠胃炎、慢性结肠炎(五更泻)、肠易激综合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肝炎或肝硬化、胆石症等;2-循环系统之原发性高血压、病态窦房综合症、脉管炎;3-精神神经系统之颠痫、精神分裂症、颅内压增高综合症等;4-胆道蛔虫症或有休克或伴有肠梗阻、胆囊鞭毛虫症、肠道滴虫症等;5-妇科之盆腔炎、房事会阴疼痛、阴道滴虫症等;6-五官科之复发性口疮、慢性角膜炎、慢性咽炎;7-泌尿生殖系统之老年性前列腺炎、膀胱结石等;8-嗜酸细胞增多性哮喘、顽固性湿疹、糖尿病等病症而见上述证机者。因东汉时的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625克,所以换算成现代的剂量就是:乌梅300枚,细辛粉93.75克,干姜粉156.25克,黄连粉250克,当归粉62.5克,炮附粉93.75克,花椒粉62.5克,桂枝粉93.75克,党参粉93.75克,黄柏粉93.75克。具体做法:1、原料准备:A、乌梅300枚,陈醋瓶,纯蜂蜜适量(主要用于和面一样和药粉)B、细辛粉93.75克,干姜粉156.25克,黄连粉250克,当归粉62.5克,炮附粉93.75克,花椒粉62.5克,桂枝粉93.75克,党参粉93.75克,黄柏粉93.75克。C、大米适量。2、具体制作方法:⑴将B药粉搅拌均匀⑵将乌梅用陈醋浸泡一天一夜,注意醋要没过乌梅少许,确保乌梅全部都能泡在陈醋中。泡完用竹刀片或者手指将乌梅肉剥下。⑶大米用水浸泡三四个小时后放入蒸锅,将泡好去核的乌梅用纱布包好放入米中隔水蒸。蒸时饭顶部要留足够的空间让其蒸发和交换,尽量一次蒸透,让乌梅尽可能的吸收大米精华,时间最好长一点。 蒸至饭熟后闻不到米饭的香味后取出乌梅入石臼中捣烂。大米饭不往丸里做,即不要了。⑷、将捣烂后的乌梅与拌匀的B粉再充分搅拌均匀。⑸、熬蜜:将蜂蜜放入锅中小火熬煮,时间约需30-40分钟,至蜂蜜滴水成珠(就是用筷子沾一点蜂蜜,滴到一碗清水中,如果能看到蜂蜜很快凝固即可)后待温度晾至70度左右就可以和药了。和药时用双手将药粉与熬好的蜜充分搅拌、揉搓。⑹、捣药:将和好蜜的药粉放入大石臼中捣2000下即成。注意:如果乌梅剥完肉后还不能马上蒸,可将乌梅重新泡入醋中,继续吸收醋。如果泡好的乌梅如果肉核不易剥离,可以继续泡或者是蒸好后再剥离肉核。⑺、将做好的乌梅丸用手搓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大小即可食用。尝了一颗,味道酸苦麻辣。多读书,多临症,多实践,才是学好中医和发扬中医的好办法,而不是在朋友圈转发的“中医好,中医博大精深”。事事躬行。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