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四逆汤 / 正文

经方说明书·茯苓四逆汤

《伤寒论》69条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以上选自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

盲肠炎泻下后陷入昏迷

女,21岁,平素身弱体虚,颜面苍白,一见可知为高度贫血。婚后五日,食入口即吐。大渴,心下痞硬,腹中雷鸣,喜噎食臭等。投以生姜泻心汤一剂即愈。因盲肠炎受诊于某中西并用的医生,经西药注射,中药汗下兼施,二日间陷于昏迷状态,一息奄奄。双目紧闭,意识蒙眬,当然无法自述痛苦。脉微细而沉迟,手足逆冷,唯手心足心均有烦热,呼吸微弱,盲肠部肿胀明显,按之不但不痛,颜面无苦楚表情,盖已呈昏迷状态也。大剂茯苓四逆汤,一日尽二剂,是夜清醒。翌日盲肠部疼痛不可触近,自云头眩甚,心下重压感,口舌干涸而不渴,大便泄,眼瞀,喜睡,身体倦重。原方维持五日,体力渐复,唯盲肠痛未尽除,第六日改用牡丹皮散料,旬余全治。按厥阴:「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此患者无热内拘急--盲肠炎)四肢疼,又下痢,厥冷而恶寒」属此也。
牡丹皮散:人参,牡丹皮,白芍,茯苓,黄耆,桃仁,白芷,当归,川芎,甘草,木香,桂枝,薏苡仁

脾疳泄泻口渴

女,3岁。以慢性肠炎受治于西医数月,症状转坏而成慢脾(结核性肠间膜痨)之重症。全身消瘦脱肉,唯腹膨满,热稽留在三十八度半。手足逆冷,自汗盗汗,水泄性不消化下痢,尿清而多,臭气甚,大渴引饮无停时,不眠,夜啼。据云此等症状经西医诊治四五个月没有起色。茯苓四逆汤。二剂,热退,汗止,口渴除,泄痢次数减大半,食欲大进。同方续服月余,将近无病状态,于是转用参苓白朮散料凡二个月,居然发胖与常儿无异。
脾疳亦称慢脾,大都由于哺乳失调,饮食失节,初起即现代医学所谓肠炎,及至长期下痢腹胀身瘦,则形成脾疳。如此始肯转用中药医治,故十之八九都属阴虚证。以我的经验而言,当其口大渴引饮冷水而且下痢完谷,尿清而多者,大多为水分枯竭,所以十之八九应用茯苓四逆汤先解决上述症候。然后徐图治疗其脾疳。至于并发眼疾患,古时谓之疳眼,或疳积泪眼,治法有鸡肝丸或五苓散,然皆对症治疗而已,其基本疗法还是弄玉汤加附子、消疳饮、净府汤最佳。脾疳而并发头疮或其它肿疡,乃至皮肤病者,大都五物解毒汤,或六味马明汤的应用机会最多。长期泄痢的患者,肯服用中药者,大都为西医棘手之症,用消炎剂的机会既失,切须注意。

以上选自朱木通《中医临床二十五年》

茯苓四逆汤是很常用的方子。四逆汤加茯苓、人参。原文中附子用的是生附子。这是寒邪很重的时候才用。人参可以安五脏。茯苓降逆。古时候茯苓和茯神是不分的。这里和人参共同起到安五脏的作用。因为病人寒到烦躁,已经很危险了。

我曾治过一个受寒后加重的人。她四肢冰冷,不断昏睡,梦到的都是死去的人。意识模模糊糊。我开茯苓四逆汤,附子用的是生附子。吃完一副。她的意识慢慢正常了。再吃两副好转了。

还有我们一个道友。88年的浙大高材生。她上大学时候没有空调,风扇也没有。杭州夏天又热的不行。她就想了一个办法。晚上先去跑步,跑到满身大汗再会宿舍洗澡,这样就凉快了,就可以睡着。这个办法可真够吓人的,直接把寒邪吸入脏腑。幸好她身体一直都够强壮,除了早上起来昏沉,冬天手脚冰凉,也没有任何不适。也因为这个寒邪缘故。她一打坐就不停打嗝。我也是给她开茯苓四逆汤加山茱萸。因为她工作太忙,所以专门从台湾生元药行给她定做一份。这个药方厂家没有生产。定做一份的费用实在太高了,后来我就自己用四逆汤里加原方比例的茯苓、人参。这样比较划算。服用完半个月后,她的手脚温度回升,脉象没有像之前那样深按至骨才能摸到。她上大学时候我刚好出生,没想到29年后我会跑到杭州给她看这个病。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因缘。

水的病,只要用到附子,这个水已经是阴水,潜在人体深处。只有加上回阳救逆的附子才能赶出。较真武汤的方子,茯苓四逆汤走的更深。真武汤的脉还带有水饮的滑脉,身体会有浮肿,茯苓四逆汤的脉完全沉至骨,很微细。当然,当归芍药散、五苓散也可以加上附子用,这个完全靠医生的水平发挥。

茯苓四逆汤整个《伤寒论》只有69条一句。我们来看看另一本书《辅行诀》二旦六神大小汤: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 芍药(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这里可以看出,真武汤、茯苓四逆汤都是张仲景从大小玄武汤中变化发挥来的。变化之妙,在乎水邪,玄武汤为水邪而设。人身上的水大可以清净调和,风大就会调顺,火大就能升起,身体就有暖相,然后土大才会坚固,也就是五脏六腑才会坚固。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