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吴生元 / 正文

吴生元巧用附子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

 天气忽冷忽热时,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年人们抱怨:老毛病又犯了。是的,现代生活中,不仅是老年人,就算是中青年朋友中,也有不少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病。 病症轻一点,就是腿脚不灵活,患处疼痛不已,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一些,不仅是患处疼痛加剧,更有可能影响身体行动。那么,在中医上,有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的方法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名中医吴生元的妙方吧。【简介】吴生元,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曾任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云南省中医医院院长,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荣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从医五十余载,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外感病、风湿病、脾胃病、妇科疾病、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中颇有建树。附子桂枝汤组成附子,桂枝,白芍,细辛,羌活,独活,海桐皮,海风藤,淫羊藿,薏苡仁等。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病,辨证为风寒湿痹证者均可选用,临床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疼痛加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用法白附片开水先煎3小时,以口尝不麻为度,纳入其余诸药,加水1000ml,文火煎30分钟,取汁200ml,再煎加水500ml,取汁200ml,同法三煎,三煎混合,日分三次服用。方义解析《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景岳全书痹》亦指出“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吴生元教授认为风、寒、湿三邪致痹,风中多夹寒湿,寒中多蕴湿邪,湿成多有寒助,三者间夹为病,而寒邪在此病的发病中尤为重要。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凝滞筋脉,痹阻关节,气血周行不畅,故可出现关节疼痛。当以“温通”之法以治之,“温”可以扶阳温里祛寒,“温”则气血流通。“通”可通利气机,化瘀通络,祛风散寒,经络疏通则病随邪解,气血调畅。附子桂枝汤为吴生元教授之经验方,此方源于《伤寒论》之桂枝加附子汤,与祛风除湿通络药物相合而成,方中桂枝辛散透达外邪,解肌而护卫,芍药酸寒,益阴血,理身痛。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有散寒止痛之功(《本草求真》),细辛辛温,擅祛寒湿而荡浊,合附子桂枝二药,通利关节。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海桐皮、海风藤通络止痛,“淫羊藿气味甘温,能补火助阳,并有辛香,则冷可除耳,风可散耳。”(《本草求真》),薏苡仁健脾渗湿,生姜、大枣、甘草相合既补益营卫,又有调和诸药之功。全方合用,温经助阳散湿,营卫调和,气血冲和,痹通痛消。加减运用风邪偏胜加荆芥、防风,痛在上肢,重用羌活、秦艽;痛在下肢,重用独活、牛膝引药直达病所。此外,祛风湿药味多辛苦,有碍脾胃运化,常用以石菖蒲、豆蔻温中化湿,醒脾和胃。注意事项服药期间避受风寒,起居调护,忌食辛辣、刺激、生冷之物,附片煎煮务必得当,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