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技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技术培训(4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艾艾 灸灸 培培 训训 同身寸同身寸 中医学上定位取穴的指量法,以患者本人的手 指宽度作为量取穴位的标准。 大拇指第一个横纹为大拇指第一个横纹为1 1寸寸; 食指中指两指并合的横度食指中指两指并合的横度为为1.51.5寸;寸; 食指至小指并合的横度即四横指食指至小指并合的横度即四横指宽度为宽度为3 3寸寸 艾灸的定义和作用艾灸的定义和作用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艾条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 温熨,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 导,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亢进之功得到抑制。虚寒 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可以健 身延年。即是:温热刺激激发经气调整经络,2、脏腑阴阳平衡(物理刺激引起化学变化)。艾灸 是一种纯物理疗法,无副作用。艾灸有温阳补气、 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扶阳固脱、扶正 祛邪等作用。艾灸可用于治疗风湿酸痛、痹症、血 瘀、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咳嗽哮喘等,冬季易 患的疾病在夏天时用艾灸可达到预防效果。 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 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 或患处,如痛点(又叫阿是穴),距皮肤2-3厘米, 进行熏烤。熏烤时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强烈灼痛 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以被灸者穴位皮肤潮红 为度。 回旋灸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回旋转动回旋转动 雀啄灸雀啄灸:像鸟雀啄食一样:像鸟雀啄食3、一样上下移动上下移动 温和灸温和灸:相对固定相对固定2-32-3cmcm,灸灸10-1510-15minmin 艾灸的顺序艾灸的顺序 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就阴阳而言, 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 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 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先灸背部,再先灸背部,再 灸胸腹部;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再灸下部;先灸头先灸头 部部,再灸四肢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 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 灸大者,每壮递增。 灸完上身灸灸完上身灸合谷合谷,灸完下身灸,灸完下身灸足三里足三里 禁忌禁忌4、有些地方不可灸有些地方不可灸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不可灸,如脸、眼睛等其他重 要部位; 多汗的地方不灸,如手掌心、腋下、腘窝等; 毛发多的地方一般不灸。 有些情况不可灸有些情况不可灸 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可灸(遇到孕 妇最好不要施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 不稳定、亢奋、女性经期等情况不可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 度衰竭,形瘦骨立等不可灸; 各种皮肤病患者(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脓疮, 皮肤出血,尽量不碰不灸。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 部皮肤的烫伤,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5、用艾柱灸时更要小心,以防止艾柱翻滚脱落。 2、注意防暑与保暖 因为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 施灸要保暖,夏季高温时要防止中暑。 3、注意艾灸温度和时间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者小儿,应用食指和中指置 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老人与 小孩艾灸时间不可过长,以5-10分钟为宜。做到既 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4、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泡(产生黄 色液体),应立即停止施灸。若轻微起泡,则不用 把疮挑破,若较为严重,则应在挑破后在伤口处涂 上消炎药水,如紫药水、万花油等。 5、正确应对晕灸现象 晕灸不常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 恶心、面6、色苍白、心慌、大汗等症状,甚至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止施灸,并让患者躺下静卧, 可掐人中,揉内关、再加灸足三里,三阴交,但不 要让患者着凉,不要对着头扇风,让患者多喝温开 水。 6、灸后处理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应多喝 温水(忌冷水和冰水),有助于排泄体内毒素。 常用穴位 印堂印堂穴穴 定位:定位: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主治: 高血压、失眠;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神经衰弱等 太阳太阳穴穴 定位: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 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主治:头痛、偏头痛、 眼睛疲劳 牙痛等 人中人中穴穴 定位:定位:于7、人体的面部,鼻唇沟的上1/3与中 1/3交点处。 主治:主治: 昏迷、晕厥、暑病、癫狂; 鼻塞、鼻出血、牙痛等 迎香迎香穴穴 定位: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主治: 面瘫、面肿、面痒 鼻疾:鼻塞、鼻衄、鼻渊等 定位:定位:后发际正中上寸,斜方肌上端与胸 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主治: 感冒、发热; 头痛、项背强痛; 眩晕、癫狂痫等 风池穴风池穴 大椎大椎穴穴 定位: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 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不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 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主治:热病、疟疾; 咳嗽、喘逆; 骨蒸潮热、项强、 肩背痛、8、腰脊强; 中暑、呕吐等 定喘定喘穴穴 定位:定位:大椎穴旁0.5寸。 主治:主治:哮喘、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 百日咳; 落枕、肩背痛 大杼穴大杼穴 定位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主治:咳嗽; 项强、肩背痛 定位定位:第七颈椎棘突(大椎穴)肩峰端连线的 中点。 主治:主治:肩背痹痛、上肢不 遂、落枕、颈项强痛 等肩颈上肢部病证; 乳痈、乳汁不下; 肩井穴肩井穴 肩贞穴肩贞穴 定位:定位:位于人体的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 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耳鸣等 肺俞肺俞(肺的背俞穴) 定位: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寸。 主治:主治: 肺炎、支气管炎、9、咳嗽、 气喘、咳血; 项背痛、骨蒸、潮热、盗 汗; 鼻疾等 心俞心俞(心的背俞穴) 定位: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主治: 心痛、心悸、心烦; 失眠、健忘、癫狂痫; 咳嗽、吐血、盗汗等 肾俞肾俞(肾的背俞穴) 定位: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寸。 主治:主治: 腰腿酸痛 耳鸣、精力减退 遗尿、尿频、小便不利 中脘中脘穴穴 定位: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中上寸(胸骨下端 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主治: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 逆、翻胃、食不化; 肠鸣、便秘; 哮喘、头痛、失眠; 惊悸、癫狂、惊风、 产后血晕等 神阙神阙穴穴 定位:定位:脐的中央 主治:主治:久泄、脱肛、虚脱; 绕10、脐腹痛、腹胀、水肿臌胀、痢疾 等。 气海穴气海穴 定位定位:位于体前正中线, 脐下1.5寸。 主治:主治: 遗尿,疝气,遗精,阳痿;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 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 证 曲池曲池穴穴 定位定位:曲肘时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 凹陷处。 主治: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 肩肘疼痛、上肢不遂; 荨麻疹、湿疹; 热病、高血压; 腹痛、腹泻 内关内关穴穴 定位:定位:前臂正中,腕横纹上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 主治:主治: 上肢痹痛、手指麻木; 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晕车、恶心呕吐、胃痛、呃逆(打嗝)等胃11、疾; 心悸、心痛、胸闷、胸肋痛等心胸病证; 合谷合谷穴穴 定位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主治: 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 小儿惊风、抽搐; 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 发热、恶寒、咳嗽、多汗、无汗; 头痛、眩晕、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鼻渊鼻衄、耳鸣 落枕落枕穴穴 定位:定位:在手背,第二、三掌 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主治:主治:落枕; 胃痛; 手臂肿痛、手指 麻木,五指屈伸不利。 委中委中穴穴 定位:定位:腘横纹中央。 主治:主治: 腰背痛、下肢痿痹 腹痛、急性吐泻 小便不利、遗尿 足三里足三里 定位:定位:犊鼻(膝眼)下3寸, 胫骨前嵴外一寸12、。 主治:主治: 虚劳赢瘦、水肿; 失眠、头晕; 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消化不 良、泄泻、便秘、痢疾等。 定位:定位: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 下方凹陷中。 主治:主治: 肝炎、胆囊炎; 消化不良、呕吐 下肢痿痹、腰腿疲劳、膝关 节炎、坐骨神经痛、膝膑肿 痛等 阳陵泉阳陵泉 阴陵泉阴陵泉 定位: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 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主治:消化不良、腹胀、 腹泻、水肿; 小便不利、遗尿、 尿失禁; 痛经、遗精; 膝痛、下肢麻痹 三阴交三阴交 定位:定位: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 侧缘后方 主治:主治: 膝脚痹痛、脚气、失13、眠; 水肿、小便不利、遗尿; 湿疹、荨麻疹、高血压;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 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等 (妇科主穴) 昆仑昆仑穴穴 定位定位: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 主治:主治:后头痛、项痛、眩晕; 腰骶疼痛、足踝肿痛; 癫痫等 太溪太溪穴穴 定位: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主治: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 气喘、支气管炎; 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 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关节炎; 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等 涌泉涌泉穴穴 定位: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时位于足前部凹陷处, 约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 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14、上 主治:主治:头痛、眩晕、神经衰弱; 咯血、咽喉肿痛; 足心热; 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小便不利、便秘等 阿是穴阿是穴 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 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 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实用配穴实用配穴 胃痛:中脘 足三里 失眠:肾腧 足三里 涌泉 高血压:足三里 曲池 感冒:大椎 肺腧 足三里 曲池 哮喘:定喘 肺腧 足三里 腰背痛:肾腧 足三里 委中 义诊当天注意事项义诊当天注意事项 先询问被服务对象哪里不舒服 找穴位的时候不需要一直抓对方的手反复找,因为 艾灸时的受热面积较大,如果反复不停找还会让人 家觉得我们十分不专业。 艾灸过程中一15、定要问对方现在这个温度是否合适, 如果感到烫就说出来。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扶着被施 灸的部位感受温度。 艾灸时要记得跟对方聊天,不能太过冷淡。但注意 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注意不要烫到对方。更要注意 及时抖灰。 义诊当天注意事项义诊当天注意事项 上身灸完灸合谷,下身灸完灸足三里,顺序不要乱。 要注意的是,上半身的灸法完治以后,都要灸足三 里。一般来说,为老人保健,直接灸足三里就行了。 各种关节疼痛,在找不准穴位时直接灸压痛点(阿是 穴)和围绕关节灸也行。各种情况是在不知道灸哪个 穴位时就先灸压痛点,然后再痛点上下左右灸,都会 有效果。 结束时一定要叮嘱灸后注意事项。 保持自信和镇静,若有突发情况,要及时通知负责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