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胃寒、胃痛的时候,医生或药师会推荐两种药,良附丸和附子理中丸,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该选哪一种呢?良附丸的组成是高良姜加香附两味药,功效以行气疏肝,祛寒止痛为主。高良姜香附主要治疗的是肝胃气滞寒凝证。主要症状就是胃脘疼痛(胃痛),胸胁胀闷(胸部和肋下有闷和胀的感觉),畏寒喜温(用暖和的东西或手捂一下疼的地方就舒服一些,在较冷的环境或者吃冷的食物就不舒服),以及女性有时会痛经。这样的人舌苔较白,脉是弦脉。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人参(或党参)、白术、干姜、甘草五味药,主要作用是温阳祛寒,补气健脾。附子理中丸的组成主要治疗的是脾胃虚寒证,或脾肾阳虚证。主症状是脘腹疼痛(胃痛及腹痛),下利清谷(大便偏清稀),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怕冷,四肢凉)等。这样的人一般舌苔白润,脉一般沉细或沉迟无力。由此可以看出,良附丸和附子理中丸最大的区别在于,良附丸所治的胃痛,以实证为主,而附子理中丸所致的胃痛,以虚证为主。在症状上怎么区别呢?良附丸所治的胃痛,一般会有胀、满、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种胃痛是由于肝郁气滞证导致的胃痛,属于气滞胃痛,属于实证,所以有时候会伴有肋下的疼痛和胀满。有时吃饭后,或者生气后,胃痛会加重,这里可作为一个区别点。而附子理中丸所治的胃痛,一般没有那么明显的胀满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吃完饭和没吃饭痛感变化的区别,没有明显的因为生气、着急导致胃痛加剧的感觉。适合附子理中丸的人,通常整体人都比较怕冷,平时喜欢穿的比较多,手脚凉,有时容易腹泻。胃寒疼痛,喜欢抱一个暖和的东西所以,虽然同样的都是脾胃的寒证,但是良附丸和附子理中丸所治的胃痛等症状的类型是不同的,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应加以区别,对症用药,或者在医生、药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