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理中丸的主治 / 正文

理中丸组成功效主治功用方义现代运用

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及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9克病机:中焦虚寒,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辩证要点:腹痛绵绵,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配伍特点:温补并用,而以温为主。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1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次,夜二次。服后腹中未热,可加至3~4丸,然不及汤。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临证加减:下痢甚,加茯苓、白扁豆;胸痹,加薤白、桂枝、枳实。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等。用于治疗虚寒性胃脘痛,虚寒性泄泻(急慢性胃肠炎),吐血、便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鼻衄、血崩、贫血,小儿慢惊风,黄疸、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病、术后胆汁过多,肾下垂、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等。用药禁忌:本方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针对中焦虚寒而设,应用时应注意辨清寒热真假,对于素体阴虚、失血之症,不可使用。孕妇慎服。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消化性溃疡,改善胃肠运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免疫功能,调整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提高基础代谢等作用。1.抗消化性溃疡:理中汤能抑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保护胃粘膜,并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分别用改良Okaba法和Shay法将大鼠造成醋酸型胃溃疡和幽门结扎型胃溃疡,观察理中汤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表明理中汤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减轻对粘膜的侵蚀和胃蛋白酶的激活,对溃疡发生起到了保护性作用,并能促进粘膜细胞再生修复而促进溃疡愈合。2.改善胃肠运动:理中汤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及大黄脾虚小鼠、新斯的明负荷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使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活动受到抑制,还能拮抗乙酸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管强直性收缩,从而改善胃肠运动。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理中汤能降低血中胆碱脂酶的活性,改善内脏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情况,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并降低胃张力。4.提高免疫功能:理中汤能刺激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并能提高阳虚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5.调整肾上腺皮质功能:脾胃阳虚所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24小时尿17羟和17酮的含量降低患者用理中汤治疗后,24小时尿17羟和17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表明理中汤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6.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提高基础代谢率:理中汤还有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提高基础代谢率等作用。散人评注:宋代研究的大家许叔微在《伤寒九十论》太阴证(二十三)举例:属性:曹生初病伤寒。六七日。腹满而吐。食不下。身温。手足热。自利。腹中痛。呕。恶心。医者谓之阳多。尚疑其手足热。恐热蓄于胃中而吐呕。或见吐利而为霍乱。请予诊。其脉细而沉。 质之。曰太阴证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予止以理中丸。仲景云如鸡子黄大。昼夜投五六枚。继以五积散。数日愈。 论曰。予见世医论伤寒。但称阴证阳证。盖仲景有三阴三阳。就一证中又有偏胜多寡。须是分明辩质。在何经络。方与证候相应。用药有准。且如太阴少阴。就阴证中。自有补泻。岂可止谓之阴证也哉。结论:可见辨明阴阳证是用药的关键。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