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各种中成药功能大全 / 正文

稳心颗粒的作用和用途基础知识

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药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近20年来,先后证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分别能增加死亡率及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副作用。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血管领域当今迫切期望的热点。 稳心颗粒临床应用及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长期应用与研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副作用小。最初为汤剂,后经药理学研究证实,颗粒剂与汤剂疗效相同,改为颗粒制剂。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和甘松五味中药组成。方中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药性柔和,润而不燥,为君药。黄精甘平,补脾气而润心肺,辅助党参益气以生血,为臣药。三七甘而微苦,性温,行瘀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甘平,活血化瘀,兼平肝安神之效;甘松甘温,开郁散滞,疏理肝脾之气;三者俱为佐药。全方药仅五味,但方简药精,配伍严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祛瘀、定悸安神之功,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夜寐不安、胸闷胸痛等症。本方组方特点有三:一是切中病机,张仲景首先提出“里虚”,立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症;《金匮要略》明确提出:“寸口脉细而弱,动则为悸”。综上所述,心悸病机多为气阴两虚,心脉不畅,故以稳心颗粒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祛瘀,定悸安神。二是顾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内经》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故心脉气血不足,治当重调脾胃,以党参、黄精补益为主,脾胃充实,则气血生化有源。三是兼及气血,气虚血少,心脉不充,运行必然不畅,多由滞而成瘀,故虚中多夹瘀血。方中党参益气,三七、琥珀活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充盛则血脉通畅、动悸自止。经过三十多年国内外临床医师和学者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稳心颗粒作用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很好结果。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