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各种中成药功能大全 / 正文

聊一个中成药,既补阴,又补阳

今天我们来聊聊阴阳。《黄帝内经》里面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就像大自然一样,既要有炽烈的阳光,又要有涓涓的细流,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生命。人和自然一样,也是阴阳的结合体。中医常常会提到阳气这个词,什么是阳气?阳气代表的就是温度,就像太阳,可以使人感到温暖。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是怕冷,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冰冰凉凉的,衣服也比别人穿的要多,但还是觉得寒气和风一个劲儿地往身体里钻。阳虚的人容易尿频,稍微喝一点水就要跑厕所。到了晚上,更是苦不堪言,有时候,刚刚萌生点睡意,尿意又来了,一晚上不去个七八次厕所就睡不好觉。这是因为身体里的那股阳火不够,不能把水液蒸腾气化,它只好转而往下走了。阳虚的人容易腰腿痛,这种痛常常伴随着发冷的感觉,就像泡在冷水里一样。说完了阳,再来说说阴。阴是物质,是身体里的涓涓细流。阴虚的人老想喝水,因为身体里的津液不够,就好像天上老不下雨,那土地就会干涸,会开裂,所以老想用水来润一下,但是一杯又一杯的水下肚以后呢,又不能解渴。阴虚的人手心脚心,以及胸口会发热,中医叫五心烦热。这种现象到了下午和晚上尤其明显,还会失眠,盗汗,失眠是因为热气干扰了心神,心神不宁,自然就没办法入睡;盗汗也是因为阴津受到干扰,不能内守,从而外泄。阴虚的人常有大便秘结的感觉,就是排便的时候感到干干的,涩涩的,每次上厕所必得卯足了劲儿,甚至憋的脸红脖子粗的,这是肠道里的津液不足,导致大便在排出的时候不够润滑。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阳虚怕冷,阴虚怕热。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阴是阴,阳是阳,二者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阴阳常常是互相转化的,单纯阳虚,单纯阴虚的人很少,大多数人既阳虚又阴虚,只是哪个虚得更明显的问题。在明代医家王肯堂的《医便》里记载了一张阴阳并补的方子,叫龟鹿二仙胶,古人认为,龟和鹿都是有灵气的动物,所以取名为二仙,二仙指的就是龟和鹿。这个方子一共由四味药组成:龟板、鹿角、人参、枸杞。现在也有成药卖,叫龟鹿二仙膏,只不过价格有些昂贵。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动手,原方用量比较大,可以按照下面这个剂量来:鹿角50克、龟板25克、人参4.5克,枸杞子9克。把这四味药熬成膏,初次服用4.5克,每10天加1.5克,直至增加至9克。龟鹿二仙膏用了阴阳里边顶好的两味药,一个是鹿角,一个是龟板。鹿角补阳,龟板滋阴。同样是补阴补阳,这鹿角和龟板要比普通的草木,效果好太多了。因为这两者皆是血肉有情之品。那么,这龟板和鹿角是如何起到补阴补阳的作用呢?你看植物,植物又可以分为枝叶花果。植物的叶子长在枝头,每天沐浴着阳光,所以吸收的阳气多一些,而植物的根长在黑黢黢的地下,不见天日,所以得阴气多一些。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鹿角和龟板。中医常说,动能生阳。鹿生活在高山上,喜欢奔跑,要说到动物当中最善于奔跑的,鹿可以算一个。而且鹿在睡觉的时候,它是盘在一起的,鼻子刚好对着尾闾,古人观察到鹿的这一习性,认为它在通督脉。所以鹿的阳气是很足的。鹿角又是长在鹿的头顶上,自然是汇聚了一身之阳气,不光如此,鹿角的再生能力也是很强的,像花一样,有盛放的时候,也有枯萎的时候,鹿角每年会自然脱落一次,等到第二年,再长一对儿新的出来。可见,鹿角的阳气那是非常旺盛的了,可以说是阳中之至阳。乌龟生活在水里,就具有了水的阴柔之性,再加上乌龟喜静,天生不爱动,你看乌龟趴着的时候,老喜欢把头缩进龟壳里,它在干嘛,在通任脉,任脉在它的腹部,所以乌龟的阴气是比较厚重的。乌龟死了以后,它的那个壳,中医拿过来可以入药,乌龟壳又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面的那块就是龟板,是阴中至阴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于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鹿鼻常返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阳、补气,皆以养阳也。”最后再用点人参补气,枸杞子滋阴。也有人说,龟鹿二仙膏是能补精、气、神的一个方子,其实,把阴补足了,把阳补足了,精气神自然就有了。打个比方,如果把人比作是一盏灯,精就是灯油,气就是火苗,灯油经阳火这么一点燃,发出的光就是神。所以我们夸一个人气色好,常常会说他荣光满面,这就是神的外在表现。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把阴看作是灯油,把阳看作是火苗。总之,就是要让人体这盏灯亮起来。关于龟鹿二仙膏,清代名医陈修园的评价颇为中肯,他是这么说的:“是方也,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忧;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