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培训资料 / 正文

贫血的艾灸疗法

贫血属于中医的虚劳、血虚、血证的范畴,是由于心、脾、肾三脏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足,或久病体虚所致心、脾、肾三脏虚弱功能失调所致。现代医学的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可参照本病治疗。临床表现为单位容积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身乏体倦,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四肢麻木,月经紊乱,闭经,严重者出现晕厥。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如下:一、心脾两虚(一)症状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水平,心悸失眠,乏力困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舌淡苔薄白。(二)艾灸定穴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太白:在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二、肝肾阴虚(一)症状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烦躁失眠多梦,舌红苔薄或无苔。(二)艾灸定穴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三、肾阳不足(一)症状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畏寒怕冷,身体困倦嗜睡,四肢厥冷,腹胀泄泻,舌体淡胖苔白。(二)艾灸定穴关元: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隆起的骨)下凹陷处。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注意事项1、患者应坚持治疗,耐心施灸。2、施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时间,适度运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3、饮食上应多食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如鸡蛋、菠菜等,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