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对镜观舌识脾虚

中医看病需要看舌象,因为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脏腑病变的寒热虚实。脾虚的舌象具有典型的特点,我们可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舌头,判断出自己是否脾虚。

首先我们要选取一个合适的环境,要在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室内墙面和窗户的玻璃不能色彩太重。观察前不要吃颜色重、容易将舌苔染色的

食物或药物。要自然地将舌头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在镜子前。

健康的人舌色淡红、润泽,苔薄白。脾虚的人,舌头偏胖偏大,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虚的人运化无力,湿气就很容易堆积在身体里面,因此很多胖人都有脾虚。当水湿潴留在舌体,舌头就成了“胖子”,看起来又厚又宽,中医称之为“胖大舌”。当舌头又胖又大的时候,就会挤压到舌头周围的牙齿,于是在舌头两边就会出现被牙齿挤压的印记,中医称之为“齿痕舌”。此外,脾虚的人,舌质细嫩、柔滑,颜色偏淡。中医认为,老舌多见于实证,而嫩舌多见于虚证。当人体气血不足,或阳气亏虚、运血无力时,就会出现舌嫩、色淡白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的舌体胖大、有齿痕,并且舌质细嫩、颜色淡,并且伴有一些与脾虚相关的不适,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是脾虚了。例如,脾气虚的人会有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不适;脾阳虚的人会有大便溏稀、纳少腹胀、四肢不温等不适;脾虚气陷的人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脾不统血的人会出现崩漏、便血等。

脾虚的人,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在此推荐一款山药黄芪炖鸡汤。鸡1只,鲜山药400克,黄芪10克,大枣8粒,老姜1块。黄芪洗净提前半小时用开水泡。鸡去掉内脏,小火煮3分钟取出,清水冲洗后,剁成块。鸡和老姜放入煲汤锅里,煮至水沸后改小火,煲1小时后放入黄芪,再煲半小时放入山药、大枣,直至鸡煮烂,加入盐后关火汤成。此汤中山药能健脾益胃,助消化;黄芪可补气健脾;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虚则补之”,并非人人需要进补。鸡汤性温,汤里油、热量和脂肪较多,因此,患有胃炎、胆囊炎、胆结石、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以及肾脏功能不全的人,不适宜喝此汤。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