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秋冻有“度”调养防“燥”

寒暑交替,初秋湿热。由于昼夜温差大,冷暖多变,所以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专家提醒,要适应时令增减衣服,谨慎起居,加强锻炼,调养饮食,搞好防病保健。

秋冻有“度”

中国有句老话叫“春捂秋冻”,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李建主任说,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仅限于“不忙添衣”上,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比如要加强耐寒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洗鼻,加强运动,增强肌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但对于“秋冻”不是人人都适合,要有个“度”。人与人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出门的时间段不同,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人患有疾病,每个人对寒热的感受力也各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自身的感受随时加减衣服,切勿盲目“秋冻”。

谨慎起居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李建主任提醒,秋凉之后,要注意保暖,以防腹部受凉,诱发感冒和腹泻。尤其患有胃肠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以防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同时要尽量保证每晚6-8小时的睡眠时间,使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白露过后就要穿长衣长裤了,不要再露胳臂露腿了;寒露过后就不宜穿凉鞋了。另外,在天冷的季节,晨起洗头是不可取的。因为头发还没有干,头部的毛孔开放着,很易受风寒。

调养防“燥”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