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第一次出现的东西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明显这是第一次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有一种奇怪的熟悉感。甚至他们面前的物件的陈设和人物的对话好想曾经发生过。这是一个充满惊奇和神秘的时刻。“哦,真奇怪,我好像去过那儿!”这种感觉在日语里被称作“既视感”,在法语里被称作Déjà vu。它只会发生在“此刻”,它是一种正在经历的感觉,只会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发生。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 如果是真正的认识,那就好比你认识一个人,你遇到他十次也会同样认识他;而即视感的感觉则是,你可能每天都从这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很难去描述它。 心理学大师荣格对即视感的解释 实验证明,这种“既视感”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生病的时候出现,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环绕的情况下出现。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即视感。有着更高学历(如研究生以上)的人也报告了更多的即视感时刻。 对于即视感出现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最奇(gui)妙(chu)的是心理学大师荣格对于即视感的解释:他认为即视感是前世今生的一种记忆。 一次当他去非洲旅行时,从火车的车窗向外看,看到一个瘦瘦的黑皮肤的人靠在一柄长矛上,火车继续前行,他记录道,“我觉得这个瞬间好像出现过,而且我好像对这个世界非常熟悉,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我的故乡。”这种感觉伴随着他的整个非洲之旅。荣格在他的书中将这种感觉称之为“来自久远的已知”。他认为这种现象证明了人类集体记忆的存在,有一些远古的记忆碎片被一代人一代人地传承下来。 作为被科学主义浸淫的年轻一代,我们可能已经很难接受上述解释。那么,现代科学又是怎么解释既视感的呢? 现代脑科学对幻觉记忆的解释 目前,脑科学尚未对于即视感产生的原因有所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研究者认为,即视感是一种错误记忆,是因为记忆的存储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导致大脑把刚刚得到的信息当成了久远的回忆。根据脑科学研究,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有以下来源: 1. 即视感可能与无意识中的记忆碎片相关。神经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前,就已经在脑中“登记”了眼前出现的图像或事物。 在一个实验中,学生被要求观看电脑上以毫秒的速度闪过的陌生单词,结果他们却在无意识中记住了它们。 专门研究即视感的学者提出:假如把我们的记忆储存过程比作全息摄影,图像由各种碎片组成,每个碎片都包含了重建图像必备的所有信息;碎片越小,重建的原始图像就会越模糊。 而即视感就像是通过视频监控中的模糊图像来分辨某人。 “似曾相识” 的感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被激发了;只是那些原始情景仅仅以碎片化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无法完整地提取它。 2.即视感也可能与大脑中的“海马回”体有关。研究者认为即视感和我们大脑中的一个部位相关。这个部位是负责储存长期记忆的“海马回”。 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的经历相似的情境时,脑内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就有可能同时产生冲动。此时,海马回体会在记忆中寻找相似的经历,从而将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有时,海马回还会发生“运行失误”,不小心将现在的感觉放入了记忆中,错将现在感觉当作曾经发生过的画面。 有很多人有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体验,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所说“这位林妹妹我曾见过的啊!”有研究者认为,在很多时候,“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种即视感。有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觉得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你所熟悉的,因此会很容易想要亲近对方。 学界对于即视感的研究其实才刚刚开始,仍有许多未知存在,但这种未知的神秘性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神性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阻止了我们在生活中陷入平庸”——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事呢?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