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如果白露是从热到凉的转换,寒露就是从凉到冷的转换。 寒露季节要注意体内的阳光。气候变冷,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伏的时候了,所以以维持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寒露养生要重视“养生”的原则。 那么寒露养生有什么禁忌?寒露节气适合“营养”一、饮食要注意——无病不要弥补。秋天神经兴奋食欲激增,需要防止吃多。 经常说“进入秋天,冬天打老虎”,请注意不要无病入膏肓或虚实入库。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证者弥补,虚证患者不应该使用补药。 秋天空气干燥,适合喝汤补充品。 一般人应该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根等加入鱼和肉等做成汤的饮食来补充。 另外,请减少生冷、辛辣、含盐量多的食物。二、起居注意——睡眠不要紊乱寒露应该早睡早起,早睡适应阴精的收藏,早起舒达阳。 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 现代研究表明,秋天可以适度早起,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起床前适当躺几分钟,伸展全身活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这种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后期,是因为睡眠时脑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变慢,容易形成血栓。三、请注意穿衣服——上半身裸体的“秋天结冰”。一进入寒露,就不能再“秋寒”,俗话说“白露不露面,寒露不露脚”。 寒露是炎热与寒冷交替的节气,寒露后,气候由热变为冷,万物随着寒冷逐渐衰退。 中医学认为,寒露后避免感冒对身体保健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防止冷空气侵入体内,不要赤身露体。 另外,夏天的凉鞋为了防止“寒冷来自脚”几乎可以收起来。 “寒露不露脚”就是这个道理。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四、注意不要心情——闭门忧郁。寒露后阳光照射的时间减少,天气逐渐变冷。 刮风落叶,景观不景气,容易感到悲伤,临床上心情不稳定,容易感到伤感忧郁。 秋天是运动训练的绝佳时机,可以一边调节精神一边强健身体。 可以多做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达到动静合一的精神调整,培养乐观情绪,缓和秋令肃杀的心情对人体的影响。五、运动注意——的运动强度不要过大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运动,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开始时的强度不太大,所以必须逐渐增加运动量。 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劳感,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好,可以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 伸展有“运动作用”,使心神收敛,从呼吸的循环系统、胃肠消化到内分泌系统,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跃。寒露节气滋润着肺秋天是肺金主的季节。 中医说“肺主升降”,肺的发作和苏降功能正常,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咳嗽痰和废物,帮助心脏向全身喷洒气血津液。但是,秋天万物肃清,人的阳气从表皮向内收,汗毛孔逐渐关闭,影响肺的功能(肺的主毛皮),人容易悲伤。 在喜悦、愤怒、忧郁、思念、悲伤、恐惧、惊讶等情志和内脏的关系中,悲伤是肺腑之志。 因此,悲伤、受伤的是肺,悲伤的心情容易影响肺的传播功能。 再加上秋风肃杀,淫雨骤降,草枯叶落,花木枯萎,人们特别容易对老年人和外游子的触景生情感到悲伤、忧郁、悲伤。这时,干燥邪恶的气体容易侵犯人体,容易消耗肺的阴精。 如果不适当调整,人体会出现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干症状。 所以晚秋饮食的调整以滋阴润燥(肺)为好。 古人说:“秋天干旱,宜吃麻滋润。” 这时,必须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软滋润的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枣、山药等来增强体质。 不要吃辣椒、生姜、葱、大蒜类等辣的东西。 吃太多辣的东西容易伤害人体的阴精。三种最适合寒露养生的饮食疗法枣莲子银杏粥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片,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做法:莲子先煮一会儿,加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用小火煮到粥稠,加入冰糖煮一会儿就可以了。效果:养活阴润肺、健脾和胃。香菇冬瓜球原料: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子挖成球待机。 姜洗净切线; 锅里放入适量植物油加热,放入生姜丝炒香,放入香菇继续炒几分钟后,放入适量的鸡汤煮。 把冬瓜球下面的锅烤到熟的时候,用淀粉勾芡,炒好放味噌汤,浇上香油就可以出锅了。效果:补充胃肠,生津消除烦躁。苞仁炖猪蹄原料:苞仁200克,猪蹄两组,料酒,姜,葱,盐等适量。做法:洗猪蹄切缘,与苞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大火煮后,取而代之用火慢慢煮2小时左右,猪蹄熟透即可。效果:补血,去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