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关乎着人体活动的重要因素,人体骨量在35岁后开始下降,40-60岁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的高峰期。在50岁以后,约1/3的女性、1/5的男性会遭遇一次骨折。据统计,50-70岁之间的人群,骨质疏松人群占比达30%,8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占比达70%。女人30男人40该护骨一般说来,骨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下降,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加快骨骼中钙质得流失,造成骨质疏松。那该怎么判断骨密度是否下降?其实,骨密度下降是有信号的,如果出现腰酸背痛、足跟痛、睡醒时周身不舒服、手足抽筋、身高下降、单脚站立不稳、走路迈不开步子、经常有牙齿浮出感等表现,就表示你的骨密度开始下降了!如果将骨骼比作蓄水池的话,女性在30岁之前、男性在40岁之前,是不断的向里面蓄水的过程,水池蓄得越满,贮备的骨量就越多;到达一定年龄之后,水池里的水开始不可避免的流失,蓄水的能力逐渐减弱,等到蓄水的速度小于流失的速度,就等于坐吃山空。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养护骨骼?我们又可以为健骨做哪些准备?三招帮你增强骨密度骨密度反映了骨质疏松程度,是预防骨折的依据。骨质疏松容易在扁平骨、腕骨、髋骨出现。很多人出现骨质疏松之后,表现症状为腰背痛、全身骨痛。此外,由于骨的密度降低,人就更容易出现骨折。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平均每3秒就有一个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那么,日常生活该如何提高骨密度?除了上述提及的饮食补钙方法外,平时煮汤时也可以用虾皮代替味精,以此达到补钙的效果。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骨头汤并不能补钙,特别是老广喜欢喝的老火汤,除了增加嘌呤以外,并不能补钙。适量服用维生素D的制剂也是有效的。皮肤只有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后才能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 ,维生素D一来可以促使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发育。二来也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老年病,维生素D还能消除肿瘤形成的血液环境。目前还没有任何营养素,在防治癌症方面能和维生素D媲美。3、适当运动除了吃高钙食物,运动也是一项不花钱的好方法。做脊椎操、八段锦、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以减少骨骼中钙质的流失,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才有可能延缓骨密度下降。推荐10分钟健骨操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降低摔倒骨折风险。根据骨骼与运动的关系,制作了一套健骨操。方法:上手贴手膝、侧步跳转体、前后髋屈伸、协调动全身、左右侧展体、提踵震后跟、展臂髋开合7个小节,只需要5-10分钟就能够轻松完成。抬腿、举臂、弓步、屈膝、跳跃,健骨操能够调动身体各个部位,在强健骨骼的同时,还能锻炼肌肉力量、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协调能力和人体平衡能力。此外,健骨操节奏缓和,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锻炼,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老年人摔倒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