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艾灸可以防病抗病,延年益寿-,e颗艾艾灸养生:
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老年目昏
每晚卧前,端坐,将艾灸点燃,在下肢的光明、足三里及上肢养老穴上艾灸,至局部潮红,每穴2~3分钟。
此法能疏肝养血,健身明目。此法老年人尤宜多用。
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缠绵不愈、反复发作。
艾灸穴:膻中、膈俞、内关、心俞穴。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可配合肺俞穴。
灸法: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
注:心绞痛病程较长患者,一般灸感会入心,膈俞、心俞穴先按压两侧,
如果有压痛点则重点艾灸压痛点一侧。每隔一月即做心电图进行检查。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机多以心肾阳虚引起水湿瘀血内停,可配合艾灸进行预防、康复。
主穴:神阙、足三里。
灸法:距离皮肤2~3cm,每次艾灸15分钟,每天2次。连续治疗4周。
对于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水肿、心悸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高血脂
高脂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中老年患者进行预防至关重要。
主穴:心俞、肝俞、脾俞、巨阙、天枢。
配穴:神阙、大赫、足三里。
灸法:将丹参、山楂、泽泻、何首乌各等份打成粉,用醋调均匀,制作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1cm,重为2.5g的薄饼。
放在相应穴位上,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30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耳鸣耳聋
每晚睡前俯卧床上,请家里人将艾条点燃在肾俞、命门穴上悬灸,每穴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
此法能补肾益气聪耳。
白癜风
将艾条点燃后,距患部1~2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无灼伤、微微潮红为度,对面积较大者用回旋灸,
由外向内一圈圈地逐渐灸治,对分布散在者分批进行灸治。一般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此法能疏风养血通络。
冻疮
每晚睡前,点燃后,距冻疮中1~2厘米,根据冻疮范围的大小,由冻疮中心向四周螺旋状的艾灸,
使局部皮肤红晕,自觉温热舒服之感,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此法能温通气血,适用于冻疮初期未溃者,此法对预防冻疮有明显效果,
故对易患冻疮者,从初冬冻疮未发时开始施灸,效果最佳。
风湿性关节炎
常常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关节会变形、肌肉萎缩,以预防为主。
配穴:大椎、风门、肾俞、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 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15次为一个疗程。
禁忌:关节灼热疼痛、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慎用艾灸,及时就医。
类风湿关节炎
配穴:肺腧、肾腧、大肠腧、腰阳关、命门。使用温和灸,先定点,每次艾灸3~5分钟,
待皮肤温热发红即可,以皮肤出现红晕唯独。可以使用隔姜灸。
配合药物敷贴效果会更好。每次艾灸20分钟后,采用姜汁、威灵仙、干地龙、独活、桑寄生、杜仲、当归、防风、
秦艽、川芎、人参、茯苓、细辛、甘草粉,敷贴于上述穴位上。7天为1疗程。
腰椎间盘突出
本病多因风寒、湿热、体虚、肝肾亏虚、劳筋伤骨等原因所致。
寻找腧穴热敏点:选择俯卧或者侧卧。暴露腰部,点燃艾灸。在双侧大肠腧、腰腧构成的三角区内寻找。
被施灸者感觉到透热(由皮肤表面直接穿透到机体深部组织)、扩热(以施灸点为圆点向四周扩散)、
传热(以施灸点为开端,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导传。),确定此穴为腧穴热敏穴,在此区域内将所有热敏点找到后,
对热敏点感最强的穴进行施灸。时间以30~60分钟。一般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宜。
前4天前每天两次,第5天开始,每天艾灸一次。施灸10天。
配穴:阿是穴、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穴。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