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变现为腹部的疼痛。
《病因脉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
”腹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万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腹痛绵绵,时痛时止,喜温喜按,神疲、怯冷、大便溏薄,多为寒邪内积,脾阳不振之症。病痛急躁,腹部据按,嗳腐吞酸,痛而泄欲,泄而痛减,多为食积之证。根据其疼痛部位的不同,在相关穴位艾灸可有效缓解腹痛。
【辨证施灸】
症状1:上腹部疼痛
灸中脘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位,
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功效】和胃健脾。
【施灸方法】点燃艾灸,撕下底部不干胶,贴在穴位处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30分钟。
灸天枢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肚脐向左右3指宽处。
【功效】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施灸方法】点燃艾灸,撕下底部不干胶,贴在穴位处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20~3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症状2:下腹部疼痛
灸足三里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肌上。取穴时,
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功效】祛除寒气,调理脾胃。
【施灸方法】点燃艾灸,撕下底部不干胶,贴在穴位处即可。
【施灸时间】隔日灸1~2次,每次灸10~30分钟。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
灸天枢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肚脐向左右3指宽处。
【功效】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施灸方法】点燃艾灸,撕下底部不干胶,贴在穴位处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20~3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