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湿热泄泻的中医治疗医案


王XX,男36岁,河南省沈丘县人。于1982年8月19日初诊。
水样便三天,每日5~7次,里急后重,腹痛肠鸣,纳差食少,口干不欲食,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诊属湿盛伤脾,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
治法:分利水湿。
处方:车前子24g(布包),茯苓12g,泽泻12g,白术10g,猪苓10g,桂枝3g,陈皮10g,葛根10g,甘草10g,滑石30g。二付,忌食腥荤及生冷食物。
复诊(8月21日):泄泻次数减少,小便增多,口已不渴,守方继服二付。
三诊(8月23日):大便每日一次,微溏纳差,改用五味异功散加减,以醒脾健胃,扶正祛邪。
处方: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砂仁3g,陈皮6g,扁豆15g。三付。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