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唇痒的中医治疗医案


钟某,女,40岁,教师。初诊:1979年5月8日。口唇奇痒难忍已半年,内服扑尔敏、B族维生素及中药等未愈。就诊时,唇红而干,口气臭秽,脘腹胀满,大便闭结,小便黄而短少,舌苔白腻,舌质红,脉濡数。辨证为脾胃湿热壅遏,浊气上泛。以平胃散加味,清泄脾胃湿热。

黄芩10g黄连6g苍术10g藿香10g陈皮10g厚朴6g 酒军6g甘草3g
二诊:服2剂后,口唇奇痒、口臭、脘腹胀等均减轻,大便已通,但口唇仍色红、燥痒、灼热,舌苔白腻渐退、舌质红、少津,脉数。仿泻黄散义加味,以清热生津。
焦栀子10g石斛18g 藿香10g防风10g玄参18g玉竹10g 花粉10g 荷叶10g
三诊:5月31日。服4剂后,唇痒消除。口唇仍微显红燥,苔白、舌质红减退,脉微数。继服上方4剂而愈。
按:口为脾窍,唇为脾之外候,湿热壅滞脾胃,故脘腹胀满;湿热化火生风,郁闭脾经,故口唇奇痒难忍;脾胃热炽,耗伤津液,上则口干唇燥、下则便秘溺赤;舌苔白腻、脉象濡散,正是脾胃湿热郁遏之证。初诊以平胃散燥湿消满,芩、连、酒军清热通便,藿香芳化湿浊。二诊时,但唇舌红燥、灼热,痒未全止,则系湿热灼伤津液,仿泻黄散义,加石斛、玉竹、花粉、玄参清滋脾胃之阴,加荷叶醒脾开胃,能引诸药之力上达病所,故速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