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右归丸 / 正文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同是温补肾阳的经典名方,金匮肾气丸出自于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右归丸来自名医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那么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有什么区别?
金匮肾气丸平补肾气,以调整水液代谢为主
金匮肾气丸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方中以干地黄八两为君,滋阴补肾;山药、山茱萸补肝脾而益精血,加桂、附之辛热,四药为臣,助命门以温阳化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泄浊,牡丹皮清热凉血,三药为佐,寓泻于补,使邪去则补乃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
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有什么区别
张仲景运用金匮肾气丸,主要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的病证,目的在于恢复“肾主水”的生理功能。肾主水液,是指肾具有蒸化和调节津液输布和排泄,以维持体内水液正常代谢的功能。如果肾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受到影响,水液代谢的调节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尿闭而致水肿;也可因肾阳虚而不能固摄水液,出现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等病理改变。金匮肾气丸便是为此而设。
金匮肾气丸平补肾气,以调整水液代谢为主;右归丸温补肾阳,以恢复藏精功能
右归丸最早载于张景岳先生的《景岳全书》,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中之元阳,温里祛寒,为君药。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为臣药。佐以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
右归丸在《景岳全书》中应用广泛,在新方八阵中,张景岳先生说它“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反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阳衰无子等证。
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虽同属补肾阳的代表方剂,但因其着眼点并不一样,因而临床应用也有些差别。金匮肾气丸用干地黄为君,偏于平补,多用于治疗因“肾主水”功能失常而致的水液代谢方面的疾病;而右归丸改生地为熟地,又用大队补阳药,偏于温补,多用于治疗因“肾主藏精”功能失常而致的生殖方面的疾病。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是治疗肾虚常用的中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治疗肾虚,男左女右,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这种说法对吗?左归丸与右归丸又有什么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均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根据《内经》“阴阳互根”、“阴阳互济”的理论,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一治疗肾阳虚或肾阴虚的基本法则。左归丸与右归丸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医认为,肾有二脏,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属水主阴,右属火主阳。左归丸能补肾阴,使阴精得归其原,所以名左归丸;右归丸能补肾阳,使元阳(命火)得归其原,所以名右归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左归丸、右归丸可以改善大脑对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
左归丸与右归丸有什么区别
左归丸由熟地、菟丝子、怀牛膝、龟板胶、小茱萸、枸杞子、山药、鹿角胶组成,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精不足证。常见症状有腰酸腿软,遗精滑泻,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现代研究表明,使用左归丸加减也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干燥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腰肌劳损、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性功能障碍、中风后遗症、2型糖尿病等。
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慎用左归丸。
而右归丸由熟地、川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炭等中药组成,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大便稀溏、尿频而清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右归丸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免疫机能作用,同时能促进造血机能。临床报道使用右归丸加减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性功能障碍、慢性浅表性胃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腰肌劳损、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服用右归丸。
右归丸与左归丸都是治疗肾虚的常用中成药,只是二者主治证候不同。因此,治疗选药时并不是“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而是左归丸适用于肾阴虚,右归丸适用于肾阳虚。同样,此二方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名方”,但建议在使用左归丸与右归丸时最好是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