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与变迁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 略》,原名肾气丸,在宋代陈师文撰写的《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中更名为八味丸,将肾气丸方中干地黄改为干熟地黄,桂枝(去皮)改为官桂(去皮)。同仁堂根据八 味丸的处方制成桂附地黄丸,将八味丸中官桂(去皮) 改为肉桂。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附子、干地黄、薯蓣、 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功能主治肾阳虚所致的小便不利、少腹拘 急、下肢浮肿。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方解: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桂枝和附子、车前子、牛膝而成,使其利水除湿之功能主治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金匮肾气丸
【出处与变迁】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原名肾气丸,在宋代陈师文撰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更名为八味丸,将肾气丸方中干地黄改为干熟地黄,桂枝(去皮)改为官桂(去皮)。同仁堂根据八味丸的处方制成桂附地黄丸,将八味丸中官桂(去皮)改为肉桂。
【药物组成】桂枝(去皮)、附子、干地黄、薯蓣、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功能主治】肾阳虚所致的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下肢浮肿。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份是山药、地黄、茯苓、山茱萸(酒炙)、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助材料是蜂蜜。金匮肾气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蜜中成药丸,大部分人知道金匮肾气丸应该是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吧,当然金匮肾气丸的功效远不止为此,据古代中医书籍《金匮要略》记载,金匮肾气丸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降糖,降脂等作用。并可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慢性肾炎及阳痿等病症。下面就随作者一起来看看金匮肾气丸的具体功效与作用以及服用禁忌有哪些吧!
金匮肾气丸里的熟地具有滋肾补精的功效,山茱萸对养阴涩精有良好效果,而山药又可以补脾固精的效果。所以通过熟地,山茱萸和山药这三种配合后能起到滋肾阴、益脾阴、养肝血而止遗涩精,金匮肾气丸中的泽泻能清肾泄火,还对熟地的滋腻起到防止作用,牡丹皮具有清泻肝火的功效,还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的作用。
1、金匮肾气丸对精力恢复和皮肤的延缓衰老有很好的作用。
2、金匮肾气丸能改善脂代谢、体液调解、增强神经、抗白内障等功能。
3、金匮肾气丸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良好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功效。
金匮肾气丸的服用禁忌
1,孕妇忌服;
2,不建议与外感类药物一起服用;
3,口干舌燥,烦燥气急,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均不适宜服用;
药物的成分是发挥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金贵肾气丸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知名度很高的中医经典方剂。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份是山药、地黄、茯苓、山茱萸(酒炙)、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助材料是蜂蜜。
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茱萸既温补肾阳又益肝肾之阴;
山药益气健脾补肾,培补肾气。三药肝脾肾三阴并补,有阴生阳长之效,共为臣药;
茯苓健脾益中,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
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清下焦湿热,牡丹皮清肝胆而凉血,制温药而化燥。四药甘淡寒凉,与君药相反相成为佐药。
金匮肾气丸主要发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1、对精力恢复和皮肤的延缓衰老有很好的作用。
2、能改善脂代谢、体液调解、增强神经、抗白内障等功能。
3、还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良好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功效。
且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虚的药物,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男性肾阳虚出现前列腺病、阳痿、早泄、性冷淡,而女性肾阳虚则会有宫寒不孕,性欲低,头晕目眩、小腹冷痛的现象。所以无论男女,只要有肾阳虚的病症,就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来调治。
口服。水蜜丸一次4~5g(20~25粒),一日2次。
1、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饮食宜用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忌食腥发食物及辛辣肥腻食物。
2、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并且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尤其要节制房事,以免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3、金匮肾气丸多用于肾阳虚的患者使用,对于肾阴虚并不适用。
1、值得注意的是,孕妇忌服。
2、肾阳虚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这样才能有效帮助疾病的恢复。
3、对于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来说,在使用过程中还要避免其他药物的使用,如有需要,建议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