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析:
思某,女,27岁。
月经前后不定期,每逢月经来潮,腹痛如锥刺,腰痛如折。舌质紫暗。
处方:____。
三剂而痛止。
医案答案:
思某,女,27岁。
月经前后不定期,每逢月经来潮,腹痛如锥刺,腰痛如折。舌质紫暗。此气血失和,宜通而忌补。
桂枝10克,茯苓24克,桃仁12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三剂而痛止。
按语
桂枝茯苓丸是仲景治疗妇女妊娠而有瘀积的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癥的作用,所以治妊娠癥积,要用蜜制为丸,每服一丸。如改为汤剂,用来治疗妇女经血失调,内有瘀血阻络,而以少腹刺痛为主证者,临床每获良效。若将本方与当归芍药散交替服用,治疗妇女子宫肌瘤,坚持服用,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学习经典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各家论述
《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
《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癥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癥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癥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癥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