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原文说的是用来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根据这句话,可以把主治分为两部分,一是“伤寒表不解”,可以解表;二是“心下有水气”,可以化饮的。就是说,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是,有表证,同时有水饮的。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等等等,通用的症状就是“稀白痰”。病人常常说的,吐出来的痰,落地就成了清水了,往往就是用小青龙汤的时候。
然而,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既然叫做青龙汤,使用范围比“稀白痰”是要广很多了,不过,得让龙变化一下。
一是感冒后咳嗽。生活中很常见,感冒以后什么症状都没有了,就剩了干咳,不是啥大病,然而怎么治都治不好。我当初高三的时候感冒一次,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也没正经治疗,只是仗着年轻扛着。大概一周左右,感冒的症状没了,不过开始咳嗽了。干咳无痰,然后就是胸骨后痒。吃过各种成药、西药,没任何效果。从那以后,咳嗽就成了不受欢迎的老朋友了,经常悄悄的来,悄悄的去,留下一阵咳嗽声;甚至在周围有人咳嗽的时候,或者听到咳嗽声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要咳嗽。当然,学了中医以后,除了各种治咳嗽的中成药以外,还试过了各种治咳嗽的方子,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有一次在医院实习,秋天,感冒了。当天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恶寒,出汗,就自己抓了付桂枝汤,结果第二天变成风热了,鼻塞,咽痛,出汗。于是就抱当时转科的时候的带教老师的大腿,让他帮我看看。先是用治疗肺热的方子,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吃了三天以后,其余症状都好转,然后开始咳嗽了,干咳,无痰,胸骨后痒。第二步,用的就是小青龙汤,加上石膏,咳嗽就开始缓解。第三部,换成小柴胡加石膏汤,吃了三天,咳嗽也好了。这是第一次真正治好了我这咳嗽,感觉很神奇。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气机运行正常的话,是不会有咳嗽的。咳嗽是气逆的一种,是因为气的运行被实邪阻滞了。实邪有食积、瘀血和痰饮三种,看我的情况,没有食积和瘀血,当时舌苔中根部有点儿腻,于是就按照水饮来治。后来听从抱的大腿的建议,把小青龙汤加石膏打成粉,然后每天服用一点儿,持续了大概两个月左右,老朋友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甚至周围坐一圈人围着我咳嗽都没事了。
后来我就开始关注这个方子。这时候有一个病人,是表弟的爷爷,换了荨麻疹二十多年了,各种治疗无效。我看到病人的时候,问了问情况,发现属于风邪袭表证,由于风寒邪气束缚了肌表,表气不畅,皮肤就发痒。但是风寒邪气不严重,所以没有引起比较明显的恶寒。同时,由于他长期喝薏米红豆粥,导致胃寒,表现为舌暗苔润,且胃部不适。于是,按照解表加温里化饮的思路,用小青龙汤。后来去药店抓药的时候,这个方子被鄙视了,因为药店的大夫说荨麻疹都是血热,这个方子治不好。不过还好是自己家人,坚持买了小青龙汤。结果在吃到第6天的时候,上身本来有皮疹、抓痕,全部消失了。
后来又用小青龙汤治了一些感冒后咳嗽、哮喘、鼻炎等,效果都还不错。不过,问题也出来了。这个方子,解表用的是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化饮用的是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的是太阳病,就是病人平时身体比较不错,着凉以后会发烧,不出汗。不过,临床上也有好多病人,着凉以后恶寒,但是是出汗的;还有一部分病人,平时身体比较弱,或者老年人,应该用小青龙汤,但是又受不了小青龙汤的威力,该怎么办?
这时候,青龙就该变化了。
有一个高中生,本身换有IgA肾病,长期吃激素治疗。由于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功能,病人本身身体条件相对比较差。结果那段时间由于吹空调,感冒了。有肾病的基础,也不敢乱吃西药,于是吃着中药调理,把各种感冒症状都处理完了,结果还剩咳嗽。咳嗽治了大概一个多月也没治好,就介绍到我这儿,让我给他看。我看的时候,病人怕风,出汗,咳嗽咳痰,舌苔腻,符合“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表现,但是又不能用麻黄。不过没关系,这种情况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早就考虑到了,留下两张解表的方子,一是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就是着凉以后浑身发冷,发烧,不出汗的情况;另一个是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就是着凉不是特别厉害,但是也发烧,浑身发冷,不过和麻黄汤最大的区别是,桂枝汤证有汗。正好对应这个病人,用桂枝汤解表,苓甘五味姜辛汤化水饮,这两个方子加一块儿,进行了一下加减,然后吃了两个周,问题解决了。
然后就是我的一发小,警校毕业。那天跟我说让我给他治治他的鼻炎。我问多久了,他说二十多年了,基本从认识我开始鼻子就是个摆设。同时有咳嗽咳痰,稀白痰。于是,先用小青龙汤开道,加上苍耳子散通鼻窍,吃了一个周。效果还不错,咳嗽少了,鼻子也有要通的感觉了。效不更方,再来一周。这一周就不行了,没什么起色,甚至有要恶化的趋势。这不科学。正好赶上寒假,我回家以后给他摸了脉,发现他双手脉沉,尺弱,典型的正气不足的表现。这时候还是原来的小青龙就不合适了,因为虽然小青龙把邪气祛除一部分,但是正气作为猪队友,跟不上去,小青龙的药效一过,就重新占领了山头。于是,把解太阳表的方法去掉,换成解少阴表的,加强力量,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上苓甘五味姜辛汤,又加上了玉屏风散和地龙。这样加减治了两周,问题差不多解决了。小青龙汤治的是太阳表证加水饮,太阳升于东方,东方属木色青;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上苓甘五味姜辛汤则治的是少阴的表证加水饮,少阴属于北方,属水色黑,那么这个方子似乎可以叫做“小黑龙汤”。当然,这个“黑龙”是由“青龙”变化来的。
第三个病人是我爷爷,快要90大寿了。有肺气肿和哮喘病史。去年秋天的时候没注意,着凉感冒了,去医院住院回来以后开始喘憋。于是喷着舒利迭,感觉喘能好点儿,但是咳痰咳不出来,仍然觉得憋气。这时候,用上“小黑龙汤”加减变化一下。吃了一付药以后,排痰就开始通畅了。
小青龙汤还有多种变化。比如,在原有小青龙汤的基础上,有些要郁而化热的趋势,就向大青龙汤变化,加石膏;如果内热比较明显,或者变成了热痰,也可以请白虎来助阵,加大量石膏,变成麻杏石甘汤的意思;如果同时还存在大便不通,可以请来将军大黄,通腑驱邪等等。青龙变化随心,就看你会不会了。
当然,具体怎么变,还得根据病人情况,不要自己乱变,否则容易出危险。
(本文已发表在《家庭中医药》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