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葛根汤 / 正文

葛根汤证是一种寒邪在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的证候

葛根是一味辛凉解表药,药性比较平和,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但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这几个功效,而是葛根作为颈项僵痛的要药,与其密切相关的方剂,以及葛根在里面发挥的作用。《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强几几的意思是指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但其实从后头部一直到腰骶部,后背部的拘急感、疼痛感、倦怠感,都可以看作是“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是一种寒邪在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的证候,以项背、肌肉拘谨不柔和甚至疼痛为主症,伴有全身恶寒无汗的寒邪袭表的证候,这个时候用葛根汤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的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证的常用方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方中葛根解肌散邪,生津通络;辅以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诸药配伍,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经之功效。值得注意的是,葛根和芍药同用,葛根可升补津液,白芍敛降津液,葛根升补津液是从肠胃吸收往上升津液,芍药降津液是将全身的气血往回收、往下降,黄芩降半表半里和三焦系统的热,干姜温里散寒可增强脾胃功能。《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桂枝汤调和营卫治其本,葛根可加强解肌驱散风邪,疏通经脉的凝滞,升腾津液以滋润筋脉的拘紧,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是治疗风湿痹痛的重要药物。葛根与桂枝合用缓解气血阻滞导致的颈项疼痛,则项背强几几自然得愈。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一下:桂枝加葛根汤适应证是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桂枝加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桂枝汤加葛根,葛根的用量一般是四两。葛根汤的适应证是寒邪在经,经气不利,按照规律葛根汤应该由麻黄汤加葛根组成,但事实上葛根汤是由桂枝汤加葛根加麻黄组成。津液有通经络、利筋骨的功效,人体的脉络通利流畅,筋骨活动正常自如,中医认为都与津液密切相关。因此有筋脉痉挛这样的证候,首先会考虑到津液的问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津液,而麻黄汤是一张纯辛温的方剂,极易伤津液,所以仍然选用桂枝汤为基础方,既能散寒又能保护津液。加上葛根解表疏通经脉滋润经脉,考虑到毕竟是寒邪在经,加上一味麻黄便共同组成葛根汤。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