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病篇中,描述了伤寒六经病较多证候于所属经络关系密切:如: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少阳病的胁下硬满,阳明病的面赤、便结,太阴病的腹满吐下,少阴病的咽痛小便不利,厥阴病的胁满吐逆等,均与其所属经络脏腑有关。
《伤寒例》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前呼后应,均出自张仲景之手笔。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受病,当三四日发,以其脉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可汗而已。在《伤寒论》中所提及的百余方剂之中,葛根汤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除此之外,在《太阳病篇》中亦有记载,很多风寒感冒头身强痛等症状都可采用,其主要功用在于发汗解毒,升津舒筋,一直流传到现代。
葛根汤证与葛根汤组方
主治病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与阳明病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第12条)
方剂组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葛根汤方证释义
本方以桂枝汤为主,加麻黄、葛根攻其表实。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舒其牵引,故以为君;麻黄、生姜,能开玄府腠理之闭塞,祛风出汗,故以为臣;寒热俱轻,故少佐桂枝、芍药,同甘草、大枣以和里。本方证以风寒之邪外侵,太阳经俞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病证,包括:
1)太阳表实兼经俞不利,症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等。
2)太阳阳明合病,症见下利,同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项背强,身体痛等,其脉紧。
3)欲作刚痉,症见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或恶寒发热等。
葛根汤现代医学三大效应
现代研究发现葛根汤治疗风寒外感发热证候具有以下3大效应:
1、退热
葛根汤中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退热效应。最近发现葛根素通过影响致热源作用下丘脑前区(POAH)温敏神经元的电活动,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
2、消炎止痛
研究人员发现,葛根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足关节组织炎性因子的含量有关。
通过葛根汤小鼠灌胃给药试验,发现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相当。
在颈椎病模型大鼠,葛根汤下调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前列腺素E2含量,降低环氧化酶和磷脂酶活性,通过降低酶的活性,减少多种炎性介质的合成是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
除此之外,在风寒湿型颈椎病模型家兔,葛根汤通过抑制颈椎间盘组织中Fas因子表达以及促进Bcl-2因子的表达,发挥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3、提高免疫力
Muraoka等检测了健康雌性犬给予葛根汤和生理盐水后体温、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数和吞噬率,发现给予生理盐水前后,犬体温无明显变化,而葛根汤组在给药后0.5h,体温稳步升高(最高达0.6℃),持续5h以上。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前后,犬巨噬细胞的吞噬颗粒数和吞噬率无显著改变,而葛根汤使两项指标显著提高,提示葛根汤可提高机体的天然防御能力。
1996年日本汉方学者方宇寿楠发表于《日本东洋医学杂志》中“葛根汤的疗效”证实,葛根汤治疗头痛、肩凝患者88例,给与葛根汤提取剂2.5g顿服,68%头痛患者服药30分钟左右显效,93%头痛患者有效;50%肩凝患者服药30分钟左右显效,91%患者有效。均未出现副作用。
“明通”治伤风颗粒以葛根汤为主要成分发挥辛温解表发汗、升津舒筋止痛,兼伍人参大补元气、助阳生津、扶正祛邪。临床上可推荐用于常见病症:外感风邪一日至三日,恶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痛,身体痛、鼻塞、流涕、身热、目疼、不得卧;下利、便结、小便少等太阳病、阳明病为主,服药30分钟左右患者可迅速恢复“明目提神、通窍舒筋“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