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麻黄附子细辛汤 / 正文

难得一见的感冒神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说起感冒,干脆连续说说感冒。上期说了“不见踪影的感冒神方===麻黄汤”,其实与他一样快要消失的另外一个方子,临床上也是少而又少的应用,这就是“难得一见的感冒神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当然中医“火神派”老师们除外,那可是您们的看家方剂。现在大部分中医先生们,接受“温病派”的理论较多,他们桂枝、麻黄都望而却步,提到附子、细辛,那还不吓死呀!
上期说的麻黄汤之感冒,在《伤寒论》叫做“伤寒”,再分的细一点,叫做“表病”、“太阳病”,或者叫做“表阳证”,大意是说这个病在肌肤骨骼之表,是一种热性病,所谓“阳证”。大凡这种感冒的病人,身体好着呢!身体有“正能量”,能够和敢于向病邪斗争。就像社会,风清气正的社会,那是“坏人怕好人”,好人自己敢于与坏人斗争,别的好人也积极主动见义勇为;相反,如果社会负能量增加,那可就是“好人怕坏人”,坏蛋横行, “老人倒了不敢扶”。他妈的又想起了我被偷的“老萨”狗,光天化日就敢偷,应该不叫偷,叫做抢!哈哈,玩笑话,缘尽缘散,万法皆空!不过,谁都希望有一个“好人不怕坏人”的环境,就像大家追求养生健康一样。所以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治病和领导人治理国家道理一样。
与之相对的则是另一种感冒,其实世界万物,“有阳必有阴”,“有因必有果”。与之相对的,就是“阴病”,《伤寒论》叫做“少阴病”。那么他是“表病”吗?是“表阴病”吗?这个中医界众说纷纭。其大类:日本汉方、胡派经方(胡希恕老前辈)认为是“表的阴证”;按照经络辩证和脏腑辨证的观点来看,则认为是足少阴肾经,这与火神派观点大概一致,认为肾主一身之阳,阳微则阴盛。总之是阴病!
有时候一说阴阳,人们就觉得很是不可捉摸,其实很简单,向上的、热烈的大概都可以归结为“阳”;相反,低沉的、安静的大概都可以归结为“阴”。所以,上期说的麻黄汤那种感冒,轰轰烈烈,高烧或许一下子就搞到40多度,这就是“阳”。这期说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这种感冒,则是“阴”,绝对不高烧,低烧也很少见。所以《伤寒论》这样描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就这九个字,描述了“少阴感冒”的状态。一摸脉,微细,很难摸到,但欲寐就是总想睡觉,寐着睡着也!小时候学过一篇古文,叫什么来着,“一狼假寐,一狼洞其中”。其实这种感冒,我多次领教,也身痛,但是好像集中于后项部,但是不会像是麻黄汤那种浑身骨节都痛。概括起来就是:没精神,身上痛,想睡觉,要是把脉很难摸到,大多用怕冷的感觉。
这类病,多找到老年人,现在扩展到中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规律的人,从手机微信看我胡扯的人里面大部分是,哈哈!应该注意,这些年开始扩展到小儿。原因不外乎冷饮、零食、西药、点滴。
得了这个感冒,就要小心了,身体走下坡路了。不过治疗起来到是简单,就是本期主人公===麻黄附子细辛汤汤,药如其名,麻黄、附子、细辛。
方子简单,但是这个方子附子,要想找到质量上好的非常难得。现在药店普遍是两种,一是叫做黑附子的,一是叫做盐附子的。都不能用!黑附子已经制的焦黑,几无药性。盐附子,简直就像咸菜干,放多久都是软的,而且不坏,更不能用。用了会中毒,但是这个不是附子中毒,而是盐中毒。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曾经用了这样的附子30多克,患者有中毒反应。后来我帮他分析,应该就是盐中毒。后来我自己感冒,用了这样的附子,20多克,结果你猜咋地?那个咸,没法喝,别说治病了。关于附子,火神派中医研究的深刻,文章网上很多,不敢多啰嗦,啰嗦多了,就露陷了,哈哈!。
所以有时候想想,现在想当一个好中医,实在太难,用药受到诸多限制,其中一类就是药品质量限制。后来我用附子,或者给别人开方子,都是从淘宝淘来的配进去。我买的附子叫做“白顺片”,白黄透明,无味,效果很好。当然价格也好,1公斤220元。而那种盐附子1公斤35元左右。搞中医,看来真的“不差钱”!
用这个方子,难点还在于,三味药都是药店盯得很紧的药,麻黄限量9克,附子限量9克,细辛限量3克。这个细辛也成问题,有的那上面带的泥疙瘩,也算分量,那就不够3克了。所以有时候,为了不和药店讨麻烦,这样开方子:麻黄3克、附子3克、细辛3克,一次抓5副,回来合在一起煎,当做一副,就是让药店麻烦点。
这个方子多次使用,一般按照上面的剂量,一副药见效,二副药收功,绝不用第三副药。
实在是:有了好方无好医,有了好医无好药,有了好药无好法(中药药典)。
再糊涂一首打油诗草草收场:
无热怕冷但欲寐,脉微身痛少阴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味二剂身舒畅!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