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杂病论》
【方剂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6g) 细辛二两(6g)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用法用量】 用水700ml,先煎麻黄10分钟,煮取药液210g,每日分3次温服。
【功效药理】 温壮阳气,解表散寒。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风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适用病证】
1.中医 外寒阳虚证:发热,恶风寒,无汗,手足不温,倦怠乏力,或腰酸腿软,小便清长,或脚跟痛,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或沉迟。
2.西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冠心病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外寒阳虚证者。
【知识要点】
1.掌握麻黄配细辛,附子配细辛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2.方中麻黄配细辛治疗①营卫风寒,旨在辛散透达;②筋骨风寒,旨在辛散通达。
3.方中附子配细辛治疗①风寒阳虚证,旨在壮阳散寒;②筋骨寒湿,旨在壮阳化湿。
【临床须知】
1.用药特点 方中用麻黄,辛温解表,辛散通络;附子辛热温壮阳气,细辛辛温,与麻黄配伍以解表,与附子配伍以温里。方药相互作用,以温壮阳气,解表散寒为主。
2.用量分析 方中用药3味,辛温解表药2味如麻黄、细辛总量12g;温热药1味附子5g;辛温解表药与温热药用量比例约12∶5,从用量分析用药主治,病是外寒阳虚证,用药因病证轻重而酌情调整用量。
【医案体会】 黄某,男,49岁,郑州人,有多年冠心病右束支传导阻滞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胸闷窒塞,心痛,因寒及劳累加重,手足不温,怕冷,头沉头困,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虚弱。辨为寒凝经脉,痰郁阻滞证,治当温阳散寒,燥湿化痰,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人参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麻黄6g,附子5g,细辛6g,枳实5g,厚朴12g,薤白24g,桂枝12g,全瓜蒌15g,红参10g,白术12g,干姜10g,炙甘草12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胸闷窒塞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心痛未作,以前方6剂;四诊:手足转温,怕冷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头沉头困未作,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七诊:病证稳定,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次服,治疗5个月,以巩固治疗效果。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心痛、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心痛、劳累加重辨为气虚,因胸闷窒塞辨为气郁,又因苔白厚腻辨为痰湿,以此辨为寒凝经脉,痰郁阻滞证。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辛散通络;以桂枝人参汤健脾益气,温通散寒;以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解郁,涤痰通脉。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http://www.xueertui.cn/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