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具有操作简便、取材低廉的优点,只要有艾绒,在家里就可以轻松自疗或互疗,经济实惠,省时省事,且疗效显著,是万人所需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
灸的种类
灸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留有痕迹的灸和不留痕迹的灸。
留有痕迹的灸是指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叫“瘢痕灸”;不留痕迹的灸叫“无瘢痕灸”,可以看成是从瘢痕灸演变而来的灸法。一般说的灸指的就是瘢痕灸,本书主要介绍瘢痕灸。
一、瘢痕灸
这是指把艾炷放在皮肤的某一部位,直接燃烧带来温热刺激的同时,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烧伤瘢痕的方法。因为此法是在皮肤上直接燃烧艾炷,所以也称为“直接灸”。
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的方法:使用米粒大小的艾炷,放在病症出现的压痛点、不舒服的部位或按压症状缓解的部位上施灸,这些部位常叫做“灸位”,就是所谓的“经穴”。米粒大小的艾炷在皮肤上燃烧时大约可达到60℃的热感,持续2~3秒,感觉到烫的瞬间燃烧就结束了。这属于Ⅰ度左右的烧伤,皮肤稍有发红,第一次灸的时候几乎看不到。
瘢痕灸分为焦灼灸和化脓灸两类。
1.焦灼灸
这是指把很多艾炷集中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施灸,破坏病理组织的一种灸法,主要用于茧、鸡眼等病症。焦灼灸与其他灸不同,常在一个部位用数十块的艾炷,将茧、鸡眼等病理组织去除得非常干净。也可用于脓疮、外伤、毒蛇毒虫蜇伤,为了止血、消毒、防止组织破损而使用这种灸法。
2.化脓灸
这是指把艾草团成直径为1.5厘米或2厘米大小的艾炷,放在皮肤上燃烧的灸法。这种灸法因为艾炷较大,所以烧伤面积较大,热感强,会化脓出水,应该慎重处理。因为灸位面积很大,可能脓水会持续流出一个月以上,并且灸的时候很烫,刺激感强,所以不适用于身体虚弱的人及老人和儿童。这种灸法会使炎症加重,需要格外注意。金老认为这不是值得推荐的灸法。很久以前偶尔使用过这种方法,但近年来除了用于去除茧和鸡眼以外,几乎不再使用。
二、无瘢痕灸
这是指施灸后皮肤不留痕迹的方法,因而不会有烧伤,不烫,仅有轻微的温热刺激感。
这种灸法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有使用温热器具的灸、隔盐灸、大酱灸,像这种在皮肤上隔着东西施灸的方法,叫做“间接灸”。从前偶尔使用,但近来得知没有显著的效果,几乎不再使用。
1.使用温热器具的灸
这是指把装了艾草的器具放在皮肤上面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用温热刺激间接作用于皮肤,灸的热感比较舒服,心情会非常愉快。
最近出现了很多种类的温热器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后来知道灸疗的效果并不是取决于艾草的成分后,就不再使用了。
2.知热灸
这种灸法是做一个2厘米大小的艾炷,放在灸位点燃,待灸位感觉到热了就拿掉。这种灸法虽然艾炷较大,但燃到皮肤有烫感之前就拿掉了,不留有痕迹,皮肤只会发红,有热感。此法从前经常使用,但现在这种热感用很多别的方法也能够代替,所以几乎不使用了。
3.隔盐灸
这是指将盐水弄湿的纸张贴在皮肤,把艾炷放在上面燃烧的方法,常用在腹部。还有一种与此类似的方法,就是弄湿几层画纸,放在皮肤上,把艾炷放在上面燃烧,这种方法叫做“湿纸灸”或“水灸”。上述方法从前使用过,现在只作为参考。
4.大酱灸
这是指把纸放在皮肤,将大酱平铺于纸上,把艾草放在上面燃烧的方法。这也是传达轻微温热刺激的方法,主要用在腹部。此法很久以前使用过,现在只作为参考。
5.隔蒜灸
这是指把3毫米至1厘米厚度的蒜片放在皮肤上,然后在上面燃烧艾草的方法。此法很久以前使用过,现在只作为参考。
6.其他无痕灸
除了以上提到的无痕灸之外,还有漆灸、墨灸、油灸、硫黄灸、药灸等,均是把东西作为药物抹在皮肤上,让皮肤充血,加快血液流动而治疗炎症。这些方法很久以前使用过,现在只作为参考。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http://www.xueertui.cn/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