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傅文录 / 正文

如何脉下判断邪气

如何脉下判断邪气邪气脉的判断方法,几乎在所有我们读过的脉法着作中,所讲的都是脉中之邪气。历代脉学着作中,介绍病脉的情况非常多,那我们就要以郑卢医学脉法中的病脉为主,因为历代脉法与治疗是完全脱节的,只有郑卢医学是脉、法、药三位一体的。那郑卢医学脉法中,从什么地方去把握脉下之邪气呢?首先是,手下脉诊中,其失去了四季脉中流动之特点。为什么要讲失去了四季脉中流动之特点?因为,一年四季人体脉搏跳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个我们心中要十分的清楚。四季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特征呢?彭师在《传道录》中讲的非常详细。如《内经》中所说:“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如果在四季脉诊过程中,失去了上述《内经》所述之脉象特点,那就是病脉。四季脉与五脏脉的关系:肝应弦,心应钩,肺应毛,肾应沉,脾应缓。如果说在诊脉中,发现五脏脉象失去了上述五脏脉特点,这就是出现了病态,也就是说人已经生病了,并且出现了病脉,即病理性脉象。为什么说失去这些四季脉法特征就是有了邪呢?因为《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应该出现的脉象而没有出现,也就是说正气没有能力体现出这些特点,也就变成了邪气而居。比如说,肺脉毛,就如我们用手去触摸过去用的鸡毛弹子一样,如果说右寸部不出现毛脉,这就是邪气占居了正气的位置。另外一个判断邪气的方法,就是感知整体脉失去了缓力神象。正常的脉象中呈现出缓力神的状态,如果说整个或者是局部,失去了缓力神状态,这就是出现了邪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内经》)。该出现的没有出现,这就成了邪气,因为邪与正是一家。脉法中如果失去了缓力神的状态,一般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整体脉象都失去了缓力神状态,既整体上呈现出邪气盛的状态。二是,局部失去了缓力神的状态,即寸关尺某一部脉象,如右关部失去了缓力神状态,这就是脾胃有了病态,或者邪气盛在了局部。对于局部脉象中邪气脉之特点,郑卢医学对病气脉有其独到的认识之处,最有主要以下五个方面:①紧脉,历代医家都有所论述,但都不具体。而郑卢医学脉法中,把紧脉看成是最为重要的寒气存在指征。紧脉的出现,有三种情况:一是浮紧:提示外感寒邪的存在,是运用桂枝法的首选。二是沉紧:提示内寒邪气的存在,是运用附桂法的首选。三是局部紧:既某一个部分寸关尺的脉中出现,如右寸出现紧脉,既肺有寒气外邪,也是选择桂枝法,或附桂法的指征。②膀胱脉,即在左尺部肾脉部位,既浮中沉,中沉取发现有紧或其他情况出现,就是膀胱脉。每当这个膀胱脉出现的时候,就提示出病人膀胱太阳区有寒湿之气存在,既表里都有问题,特别是出现膀胱脉紧的时候,显示出病人长期外寒不去,膀胱气化不利的现象。这也是运用桂枝法,或附桂法的选择。膀胱脉出现病态有两个情况:一是紧脉:既膀胱脉紧,这就是典型的太阳经脉有寒气的存在,即太阳表证不开的状态。二是滞脉:膀胱脉出现滞脉,多数是湿气不化的表现,仍然是太阳气化不利的病态。湿气重,与太阳表证不开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运用桂枝法的指征,不过化湿气的药物不可少。③滞脉,是郑卢医学中最为独到之处。滞字,一个水,加上一个带字。什么意思呢?有水拉着一个带子向前走,很不利索的样子。滞脉的出现有三种意思:一种是湿滞:湿滞,就是脉在流动过程中,不利索,有点托托拉拉的感觉。二是郁滞,是气虚阳微,湿气气化过程中,有点艰难曲折的样子,但还是能通过一点,只是感觉断断续续的样子了。三是气滞,也就是气机或气化过程中,气机通行的过程中,有点困难或是阻力比较明显;如同现人代所说的气郁,与此有类似之感觉;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④劲脉,古今看法有多种,如芤脉、硬脉、石脉、豆脉等等,在郑卢医学里都称之为劲脉。劲脉,就象是我们走到铺满小石头块儿的路面,而且这些小石头块儿都是比较圆滑的,但是走在那就是有阻力感觉。劲脉临床意义是:一是提示有燥热之象:如右关脉阳明不降,就会出现劲脉,我们可以选择如白芷、天麻、厚朴、马槟榔、胆南星等,以降阳明之燥热。二是提示有郁滞现象:就像是水在较宽流河面突然遇到了狭窄的河面,水流无法完全通过而急剧回头之意。三是寒凝阳衰之象:劲脉类似于阻力增加,而通过困难,只有寒凝阳衰之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劲脉是一个特殊的脉象,调整起来非常缓慢。因为现代研究提示,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夹杂其中。我们的临床体会是:劲脉在临床上往往有两极表现或症状,即寒与热两极症状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脉象。⑤尺脉浮,一般指的是左尺脉浮,有时候也包括右尺脉浮。尺脉应沉才是,一旦浮起来,提醒我们的是虚阳上浮,或是虚阳外越。这种情况完全是两极观点:久病不治尺脉浮,病情危重;轻病外浮,经治后下沉,病好转。总之,但凡尺脉浮,不管任何时候,都是运用白通汤法的指征。三、为什么要独重脉诊彭师在《传道录》中反复强调的是:“(四诊)以脉为主”。为什么郑卢医学要强调“以脉为主”呢?因为望、闻、问、切四诊之中,望、闻、问三诊之中,都有可能出现假象,而独独只有脉诊,任何人也无法掩饰什么,也不可能存在假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脉搏的跳动,一个人是无法用意识来控制的,也无法干预到其内部的变化与搏动。所以说,脉搏的跳动恰恰是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最为本质的问题。因为脉搏的跳动,就是人活一气,这一口气在人体内运行的直接情况。特别是:脉搏跳动所反映的情况,就好比是现场直播一样,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病人即时的一个信息,而且其反映的信息乃是,最及时、最迅速、最确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来看彭师的医案就会发现,为什么要求一周一诊,而一诊时往往几张处方,吃几付,加几味药,减几味药。因为诊脉当时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可能过几天、几周,甚至几个小时,都会发现变化。而郑卢医学脉法,正是紧紧抓住脉诊中细微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处方与用药,才能与病情的发展变化完全吻合,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看彭师医案的治病过程,其处方每诊药物都非常类似,但仔细分析却会发现其每张处方都有细微的差异。这就是与当时脉诊的情况相一致的结果。郑卢医学脉法独到之处,其认识的理论基础,都是源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其最为微妙的,《内经》认为就是脉。况且,《内经》还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中所论述的意思是,脉诊中能够知道目前病人的阴阳情况。因为,阴阳二气合一的运行,产生一气,一气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脉诊中,我们能够分辨出其阴阳属性来,即能够弄清楚目前患者正气与邪气的情况。同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即《内经》认为,诊脉不仅仅是能知其病在哪里,而且还能够判断其神气的情况。神是什么呢?神就是气,气就是阳,阳气就是一股子脉气,一股子神气,就知道了这股子神气是否有毛病没有。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