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乌梅丸临床治疗应用经验 / 正文

乌梅丸的临床治疗应用经验几则验案

酷暑难耐的盛夏,煮酸梅汤的同时,想到了乌梅丸,于是,略说几句。 乌梅丸为厥阴篇主方,原文中用治蛔厥,于是这些年来乌梅丸被打入了杀虫剂的行列,也因此备受冷落。临床中鲜有人用。 我第一次知道有人用乌梅丸还是因为2015年的中医运气学年会中,龙砂医派顾植山先生根据每年不同时节的五运六气所主而选方选药,对《伤寒论》研究自成一家,同时对乌梅丸也是推崇备至。此后,又听过黑龙江伤寒医家柳成刚先生讲解其用法,更对乌梅丸有了好感。 去沈阳教书的那一个月,有亲戚来电询问病情,自觉双腿发凉且口干口苦,于是我灵感来了,处了一剂乌梅丸原方,患者服药七天后大有好转。 另有一中风病住院患者,家属代述,患者夜夜失眠,无论多早睡下,每至后半夜必然醒来,醒后再难入睡,于是处以乌梅丸原方合用栀子豉汤,第二天查房时,家属喜笑颜开,言患者服药后一夜未醒,鼾声连连,此后住院期间患者再未失眠。 又一男患,口中流涎,睡中尤甚,外肾潮湿,未有干时。初以为脾胃虚弱所致,投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之类,罔效。后又以为肾阳不足,水气不化,继投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之属,收效甚微。反复思考后,投以乌梅丸,5剂后患者自述口水大减,阴囊潮湿消失。 假期回家,邻居自述心慌惊悸,惕惕不安,诊脉寸关盛而尺不足,处以乌梅丸原方,三剂痊愈! 一旧友,平素便溏,经久不愈,曾投以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均收效甚微、时轻时重,后以乌梅丸七剂告愈! 现正用此方治疗一帕金森患者,疗效尚未知,静候! 胡老曾说,他们师门常用乌梅丸来治疗胃部疾患效果卓著,且做成成药直接出售,无需辨证,我按方用药、如法炮制,却屡屡不如意,想必胡老师门中还有其不可轻传的奥妙!倒是张绍灵老师所传的治胃小方效果不错! 总之,乌梅丸除了书中描述的主治证候外,当审明其背后的病因病机而用,毕竟蛔厥之人已不多见,久利之病太过单一,我能领悟到的大抵是以上热下寒为主病机。 乌梅丸的具体方义我不敢妄议,因为我认为古方的方义绝不是现在的想当然或是单纯每味药拼凑出来的结果。古方乃圣人所制,非凡夫所能妄测其中奥旨。此外,尚有个人天机、因缘、悟性不同,不敢以盲导盲。故本文不写按语,不言体会,仅录验案几则以求指正。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