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藿香正气丸的临床应用张峰华西北政法学院门诊部(710063) 藿香正气丸(原名藿香正气散)源于《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之诸症.笔者在多年临床 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拓宽了藿 香正气丸的使用范围,收到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嗜睡吴某,男,49岁,企业经理.因职业之故,平素饮酒过多,尤其是啤酒.多年来嗜睡, 身体困倦,经常腹胀,渴而不欲饮.曾多处求医,多 认为系操劳过度所致,治疗多以滋补为主,但终不 得效,且日渐加重,近月来出现行走,驾驶打瞌睡. 查头颅CT,颈椎均无异常.前来要求中医药治疗. 查见患者体微胖,舌体胖大,质淡白,苔厚腻,脉沉 细而滑.症属湿邪中阻,上蒙清窍.治宜健脾和中, 化湿开窍.方药:菖蒲10g水煎250mi,分早晚两 次冲服藿香正气丸1O粒.服2周后,嗜睡明显减 轻.继服2周后,体轻神爽,睡眠正常,诸症消失. 2黑苔邹某,男,68岁,退休工人.身体瘦小,因呼吸道感染,高热数日,大量滴注清开灵, 口服双黄连口服液,之后出现黑苔,自配莲子,大 枣,桂圆汤,连服月余,不仅黑苔未退,且有加重之势,前来就诊.查见患者舌体胖大,苔黑且厚腻,脉 细滑而弱.证属:阳气虚弱,水湿不化,阻滞中焦, 治宜健脾利湿,温阳化气.方药:藿香正气丸1O 粒,配服附子理中丸5粒,每日3次,连服1月,黑 苔基本退去,继续单用藿香正气丸两周,黑苔完全 消失.3眩晕患者王某,女,58岁,家庭妇女.体胖,眩晕3年,伴有胸闷,头重,口粘无味,多寐 多痰.查见舌质淡,脉沉滑.曾查颈椎,内耳均未见 异常.因患有高血压病,治疗医生认为血管硬化, 脑供血不足所致.服用扩张血管,增加脑供血药物 无效,服用眩晕停只能短暂缓解症状.笔者认为此 症属痰湿中阻,风痰上扰,治宜燥湿化痰,除风止 眩.方药:藿香正气丸1O粒,用天麻粉0.5g冲服, 每日3次,连用月余,眩晕痊愈,诸症消失.4郁症刘某,女,22岁,学生.性格内向,自述入校时因琐事和同学不愉快后,经常胸闷 欲哭,焦虑,心烦,失眠,开始依靠'安定'入睡,逐 渐效果不佳,加服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睡 眠基本正常.但仍感胸闷欲哭,最后发展至不欲饮 食,困倦,头沉闷,学习效率明显降低.查见患者表 情淡漠,情绪低落,舌质淡白,苔白腻,脉细弱.症 属肝郁克脾,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治宜:疏肝理 气,健脾运湿.方药:藿香正气丸1O粒,配逍遥丸 1O粒,每日3次,服用1月后情况好转,食欲增加, 继服1月,诸症基本消失.嘱二药减半量,再服1 月,以巩固疗效.5月经延期李某,女,21岁,学生.患者自述大1时,一次正值经期,同学生日,大量饮用冰冷饮料,又淋雨,出现经期延长.次月月经未至,注 射黄体酮后,月经来潮,之后月经4O,50d一至, 量多,色黑,有块,因经后无不适,故未作任何治 疗.近3个月,月经未至,小腹冰冷.查见患者体 胖,触其小腹冰冷如石,舌质淡白,苔白厚腻,脉沉 迟而细.症属寒湿凝滞胞宫,冲任不通.治宜:温经 散寒利湿.方药:藿香正气丸与艾附暖宫丸各1O 丸,每日3次,服用20d月经来潮,仍量多,有块, 色黑.继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月经如期而至,质, 色,量完全正常.2003年毕业时随访,月经正常如 初.讨论湿邪不外乎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主要源于自然界的湿气和工作环境的湿气.而内 湿的产生和水液代谢有关.肺气的宣发肃降,脾气 的运化水湿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共同完成着水液代 谢的全过程,无论哪一环节障碍都可能产生'内 湿'.藿香正气丸的组方和立法正是以湿邪的来源 和水液的代谢原理为依据,解表和中,祛除湿邪. 方中藿香,白芷,苏叶,辛散风寒,芳化湿浊,和胃 悦脾;半夏,厚朴,陈皮,降气,理气,行气,燥湿,化 湿;茯苓,白术,健脾运湿;大腹皮,行气利湿;桔 梗,宣肺利膈,通调水道;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不难看出本方不但 给已形成的湿邪找到了条条出路,治疗已病,又能 阻止湿邪的产生和蔓延,防患于未然,是治疗湿邪 为患的妙方,以此为契机,配合相关方药,活用藿 香正气丸,拓宽治疗范围,本文略述点滴体会,抛 砖引玉,冀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