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呢,我们要看一看这个张仲景的另外一个对比,他拿这个五苓散跟理中汤做对比,理中丸,对不起。那这个,张仲景在这里哦,反而用寒热的相度来说这个事情了,就是意思就是五苓散是比较热啦,那理中丸是比较,那个体质来讲,理中丸的那个体质人比较寒了啊。那当然我们先姑且尊重张仲景,先读下去再说了。其实这一条呢,拿来跟宋本的《伤寒论》对照又出现一个毛病,也就是,桂林本是摆明了这个病哦,不是霍乱。【12.15】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将息如法。 理中丸方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桂林本是说“霍乱已”,就是这个人霍乱已经好了,这个霍乱好了以后哦,发现这个人在感冒,就是他得霍乱的过程着凉了。那这个霍乱后的感冒怎么收工,是桂林本在谈的一条。可是宋本啊,没有这个“霍乱已”这个字眼,那就变成霍乱的症状会头痛发烧身头痛,然后用五苓散或者是理中汤来治。那我们呢,基本上是认为桂林本的说法比较合乎逻辑啦,可是呢,如果是霍乱的时候,发热要喝水用五苓散,那发冷不喝水用理中汤,理中丸哦,这也没有错。所以呢,宋本那边我们勉强放它过关,但是呢,我们今天还是先以桂林本为主好了哦。可是讲到理中汤的加减要看回宋本,因为桂林本没有这些加减法。他说这个人呢,吐跟拉都已经差不多结束了,那我们知道这个人吐拉了好一阵子,姑且我们不管他是肠胃炎,还是真霍乱,还是食物中毒,但是无论如何他的肠胃的机能是已经受损了对不对,那当他在这个疗愈期,他又有这个头痛发烧身体痛的这种好像感冒的症状,当然我要说食物中毒,什么沙门杆菌造成的也有可能有这些症状哦。那他说,如果这个人是身体比较发热,并且很口渴想喝水的,那你就用五苓散,如果这个人身体是冷冰冰的,怕冷的,而且不爱喝水的,那就用理中丸。那么,五苓散跟理中丸的差别在哪里啊?其实哦,要讲到这个东西跟霍乱有关系的点就是,霍乱一开始,张仲景的定义就是清浊不分,对不对,那么,清浊不分,你说五苓散是不是分清浊的药?是,对不对,它能够把一堆乱七八糟的食物里面的水分抽出来。或者五苓散也是我们食物中毒的时候的解毒药啊,是不是,吃了五苓散赶快把有毒的东西抽出来发一个汗,是不是,那吃了味精人在发渴的时候那也是味精有毒啊,是不是,赶快吃五苓散抽一抽,那味精毒就解掉了啊。所以五苓散是我们家常常用的解毒药,分清浊的药。那么,但是它走的路数就是比较是这个三焦不通,就是人体的运送水的这个水路不通的。那么,理中丸是怎么样呢?我想理中丸它在处理,如果跟霍乱有相关的话,就理中丸在补强的是,你这个人的这个肠子的吸收的机能对不对,我们假设肠子有一层膜的话,白术这种药大量用的话是补这个肠膜的,补充这个肠子的吸收机能的。那我们只以这个渴或不渴,来分辨五苓或者跟理中丸,我觉得以一般家常吃坏肚子的吐泻来说的话,可以了哦,就是一般吃坏肚子的又吐又拉,用这样的方法来分到底是偏太阴的呢,还是偏这个纯粹的这个发热口渴的这个太阳五苓散,那这都是临床上可以用的辨证点。那这两个方子都是蛮好调理的哦,那我们都承认它。但是,这个地方呢,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吃法,就是理中丸剂的做法。像我在网络上看到香港人哦,他们买理中丸哦,还真乖耶,因为张仲景的理中丸是说这个理中汤的这四味药哦,把它捣成泥做蜜丸哦,做成鸡蛋黄大。那你看香港的药局去买理中丸,他真的是鸡蛋黄大一个蜡壳剥开来,你以为是多昂贵的好像乌鸡白凤丸一样,没想到是便宜的药哦,真是骗钱也要有限度啊。那理中丸它的吃法是,白天吃两三次,晚上吃两次,所以你一天会吃到五次。鸡蛋黄大的这个药,它用小半碗水哦,把它调的糊糊的,你就吞这个糊。那这个吃法呢,在宋本的条文后面补了一句很白目的话,说不如汤剂,那你吃的那么麻烦了还不如汤剂,那我们干脆煮汤得了嘛,就宋本这个白目话到底是哪里来的,不可能。其实吃理中丸哦,效果是胜过理中汤的哟,汤剂只是需要它快就用汤剂,但是要它稳的话,是丸剂稳。你想想看,一碗一碗理中汤喝哦,跟这个理中丸这个药糊糊吞下去,那当然是药糊糊它的力道会慢慢堆叠啦,对不对。那它的差异在哪里呢?我觉得一般的理中汤证,你吃理中汤或者是理中丸其实差不了太多,但是,如果你需要这个热哦,比较持续而稳的话,有几个状况会特别让我们发现理中丸好用。比如说,理中汤无论如何是打不到前面讲的那个大乌头煎的那个寒疝病的,可是理中丸可以耶,你这样一直吃一直吃,它那个热就在小腹慢慢堆叠慢慢堆叠,结果反而理中丸有一部分的寒疝病会治的到,那就是它的作用位置不一样。那基本上我们喝理中汤,都是喝了之后希望什么胃不要痛肚子不要拉也就满意了啦,对它的期待没有很高,可是,理中丸因为比较会稳稳地把那个热性堆叠在下焦。所以呢,吃理中丸的那种临床经验比较像是,我的肚子在痛,我的肚子在拉,我吃理中丸啊,吃了之后它并没有立刻停下来,就是以速度来讲并没有理中汤快。可是呢,我的医生就叫我继续吃继续吃,吃得我都长痘痘了,嘴巴破了,可是,继续吃之后忽然整个小腹都暖了,然后整个人都好起来了,就它这个暖慢慢堆积在那人那的力道比理中汤要好。那么也有人是吃理中丸吃到后来呢,就是什么尾椎骨这个地方啊,屁股旁边啊,发痒啊,冒痘痘啊,那这一圈的那个寒气都被逼出来了。那这些东西都是理中汤不太能够做到,理中汤的药性比较漂在上面,就是定一个中焦。那理中丸的话,这些寒气它慢慢慢慢推哦,就是长的满屁股青春痘,那寒气还是推出来了哦,这个有它的力道在。那同学你如果本身就喜欢吃暖药的人,想说这样弄成糊糊的对不对,一大坨一大坨,你也不用真的做药糊嘛,打药粉,然后掺蜂蜜,然后调在汤,热水里面煮到糊糊,这样一坨一坨,用调羹这样子吞,一瓢一瓢这样地吞,感觉非常的好哦。那这个,对不起,我们这个班大概很多人都有吃药癖哦,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哦,好好好,那这实际上很多外人来讲就是神经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