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经方对应的中成药合集 / 正文

经典名方成药解读——炙甘草合剂作用和用途

炙甘草合剂源自于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炙甘草汤,《伤寒论》中记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方药组成】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30克,桂枝9克,阿胶6克,麦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5~10枚 【功用】 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 1、气虚血弱。脉结或代,心动悸,体羸气短,舌光色淡,少津; 2、虚劳肺萎。干咳无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瘦气短,虚烦眠差,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大便难,或虚热时发,脉虚数。 【病证解读】 健康人的脉象是由气血推动,特点是和缓规律有力。当气血阴阳亏虚时,反映到脉象上就会出现不正常脉象。 结脉,意思是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意思是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用现代语言表述为,结脉是脉慢而有间歇,间歇时间短;代脉脉慢而有间歇,间歇时间长,间歇无规律。这两种脉搏是脉跳动几下后停止,间歇一段时间继续跳动。这个间歇的时间意味着气的虚实,时间越长,越无规律意味着推动脉的气血亏虚的程度在加重。 所以结代脉的证候表现是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气血所致。心气不足,固摄作用失常,血液不能正常行于脉中。气虚则鼓动无力,推动与调控作用失常,所以脉行滞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率迟缓且心率失常。 心烦不眠,舌光少津,是因为阴血不足。虚劳干咳,痰中带血,自汗盗汗,咽干口燥等,皆是阴液不足,肺失润养,内燥伤及肺络,或阴虚生热,内蒸迫汗外泄而致。 对于虚劳,可以理解为气血阴阳俱虚的一个状态,由虚到损,由损到劳,积虚成损,积损成劳。虚劳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禀赋薄弱,劳倦过度,饮食损伤,久病失治等皆可导致虚劳。相当于西医的多系统慢性消耗性疾病,尤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种肿瘤疾病常见虚劳证候。 【方药解读】 炙甘草汤的君药一直有争议,有说是炙甘草,有说是用量最大的生地,也有说二药皆为君药。我们认为从方药配伍原则上,更倾向于炙甘草为君药。因为炙甘草汤所治病证为气血阴阳俱虚,这时候用强力的补药是不合适的,先补谁也不合适,所以首先用中正平和的炙甘草为基础来调和,在此基础上加上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物,达到气血阴阳俱补的目的。具体来说,炙甘草汤用炙甘草来补心,调和诸药兼补气;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润肺生津;桂枝、生姜性味辛温,可以通阳复脉,与益气滋阴养血药相配,既可温而不燥,亦可使气血流通,脉道通利。 总结炙甘草汤的方药配伍规律是:温阳而不燥,补气而不壅,滋阴补血而不腻,阴阳互相配合,气血互相配合,共收益气复脉,滋阴补血的功效。所以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具体到现代病症,炙甘草合剂对以下疾病有显著疗效: 【心系疾病】 1、用于急性出血、失血,以及急性失血后容量不足导致的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2、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肌炎并发早搏); 3、心率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速、房颤)合并长间歇或者传导阻滞); 4、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 【肺系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癌、肺癌切除术后等基础肺部疾病导致的咳、痰、喘; 【虚弱状态】 肿瘤放化疗后、肿瘤恶液质状态、血液病、终末期心衰、大手术后、急性失血、重症感染炎症控制后,以及其他重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耗竭等虚弱状态。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