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胶囊源自五苓散五苓胶囊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其药理作用是:对水负荷小鼠和大鼠具有明显利尿作用,不影响尿中电解质浓度。能对抗Hgcl2所致大鼠急性肾衰的尿量减少和尿蛋白增加。而,五苓散是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组成。它是利水渗湿剂,有湿阳化气之功。传统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症。经当代临床又扩大了新的用途。五苓散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根据药物的组成成分,可知,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成分一致。所以,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功效在理论上是一样的。五苓散的作用五苓散 为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有保肝、降脂、利尿等作用,适用于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1五苓散适用于一种脂肪、血糖、尿酸等物质代谢不全造成的高渗性水液潴留状态。古代中医用“蓄水”来解释,也有称之为“水毒”的。代谢障碍类疾病、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局部水肿性疾病多见本证。五苓散是体腔积液的清除剂,小便通畅是起效标志。● 2五苓散多用于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如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脂肪肝、婴幼儿腹泻、夏季吃西瓜腹泻等。从报道来看,五苓散原方对婴幼儿腹泻效果肯定。用于脂肪肝患者的腹泻,也有效果。● 3五苓散用于各种呕吐,如酒后呕吐、急性胃肠炎呕吐、妊娠呕吐、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等。其呕吐多见水入即吐,特别是大量饮酒以后出现饮水则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所以可以解酒。● 4五苓散治渴,可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涩同时伴有浮肿、大便不成形、舌胖有齿痕、口干腻等,合用小柴胡汤,有缓解口干、消除疲劳感、止泻等功效。● 5剧烈头痛,常规方法无效,可以试用五苓散。日本一项临床研究表明,五苓散合吴茱萸汤治疗月经期间的偏头痛,对70%的患者有效,有效者大多有以下临床表现:下雨前一天头痛加重,头重、眩晕、浮肿、小便不利等;而无效者通常没有以上表现。(《日东医志》2017年,第1期,34~39 页)此外,脑瘤头痛、垂体瘤头痛、偏头痛、高血压头痛等,如为五苓散适用人群者,均可用本方。方中泽泻、白术可以大量使用。● 6眼病,如葡萄膜炎、玻璃体混浊、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神经乳头水肿、夜盲症、急性泪囊炎等,患者见畏光、视力模糊(眩)、头晕、步履不稳、头痛、头晕、浮肿、口渴者,可用本方。● 7体腔内积液,如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胃潴留、盆腔积液、肾积水、鞘膜积液、羊水过多等。我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见浮肿、腹泻者,常用本方加芍药、牛膝等治疗。● 8肝病多见五苓散方证。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等见腹泻、口渴、多汗、面黄舌淡者,可用本方。浮肿、血清白蛋白低下者,重用白术;轻度黄疸,加茵陈蒿;轻度贫血,合当归芍药散;腹水,合真武汤、怀牛膝等。● 9代谢障碍类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等。糖尿病病人伴有的口渴、黏腻感,以及呕吐清水和间歇性腹泻也不少,大约在20%以上,与五苓散证的口渴、吐水、水泻相重合。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与糖尿病的多尿相一致。如口黏腻,舌苔厚者,五苓散中用苍术为好。高脂血症患者多有肥胖、多汗、口渴、腹泻腹胀等,其人舌体胖大有齿痕,经常脂肪泻者,适用五苓散,方中泽泻当重用;加茵陈蒿,可以减肥。痛风者大多饮食肥美,其人多怕热多汗,腹泻,口渴,可以常服五苓散。足肿痛,加怀牛膝;关节红肿,加黄柏;疼痛剧烈,不可触碰,加附子;汗多、浮肿,加麻黄、石膏、甘草(越婢汤)。● 10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者可用五苓散。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 11服用本方后“多饮暖水,汗出愈”,为张仲景经验。若药后饮冷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加重腹泻。应嘱咐患者平时忌食冰冷食物,并调整饮食结构,戒酒肉厚味。五苓胶囊的运用处方来源五苓胶囊是根据我国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著名肾病组方“五苓散”,结合当代日本汉方名家最新科研成果,从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由国内外多家著名医师、科研院所技术及科研人员,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共同克服多项传统工艺难题,研制而成的具备全新概念的利湿消肿良药。药理作用1、体液调节作用利湿消肿:实验研究表明利尿强度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利尿量及利尿时间明显优于速尿。利尿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双向调节体液2、减少尿蛋白,增强肾衰机体排尿量,有效改善肾功能。3、调节免疫,抑制肾脏炎症4、抗菌作用5、其他作用:据文献报道,五苓胶囊可以止咳平喘祛痰,保护肝脏,双向调理排便,改善心功能,治疗恶心呕吐,腹痛、胃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