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各种中成药功能大全 / 正文

医圣张仲景一个神奇的配方,从根上断绝肌瘤与囊肿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种疾病感到恐惧,是因为对它不够熟悉。所以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我们的认知和想法让这些疾病变得可怕。 比方说,子宫肌瘤,又或者卵巢囊肿。 首先说,中医治病是治病根儿,不是治病名,就像满架葡萄一根藤,这根藤一长起来,东结一串葡萄,西结一串葡萄,你怎么摘也摘不完。一旦你把这根藤拔掉,你就再也看不到葡萄了。子宫肌瘤也好,卵巢囊肿也罢,两种病其实是一个根儿,《黄帝内经》里讲得很清楚,寒气与津液气血相博,并合凝聚不得散,积乃成矣。简单来说,就是气血不流通了。 那么,气血为什么不流通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气滞。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在身体里是将帅,血液的运行靠的是气的推动。如果气的流动出现了问题,气走不动了,血液也会堵在哪里,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形成瘀血。而且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不仅血脉不流动了,还会有好多湿气产生,形成痰浊。痰浊,瘀血,相互裹结,就像面团儿一样,越堵越大。 第二,体寒。 空调多了,冰箱多了,寒气多了,体寒的人也就多了。再加上很多追求漂亮的女性喜欢穿低腰裤、露脐装,导致小腹这个部位常年暴露在外,阴寒之气随随便便就进来了。 寒气会不断地折伐你的阳气,阳气衰微,气血运行就会进一步减慢。寒气越多,瘀血停留的地方就越多,等到聚于子宫,就成为子宫肌瘤;聚于卵巢,就成为卵巢囊肿。 而且寒主收引,人在感受寒邪之气后,会下意识地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就是寒气凝滞、收引的特点。它就像一扇大门,把其他两种邪气紧紧闭在那里,使得这两种邪气想散也散不掉。 所以,肌瘤囊肿其实就是寒气包裹着瘀血痰饮。 中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有上千年了,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就记载了一个十分经典的方剂,叫桂枝茯苓丸,肌瘤三年五年的,用这个方子效果很好,十年八年的可能还不够,还要加一些破血逐瘀比较厉害的药进去。 桂枝茯苓丸,方子很简单,就五味药: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现在也有成药卖。 桂枝是桂树枝头最上面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所以它是阳气非常足的一味药,吃了以后会感到暖洋洋,它像太阳,能够给身体带来驱散阴寒的阳光。 上文说了,寒气就像一扇大门,把痰浊瘀血紧紧闭在那里,使得这两种邪气想散也散不掉。桂枝把寒气消散,相当于把门打开,痰浊瘀血就有了出路。 这个时候,还需要有一股外在力量来让血气灵活运转起来,靠谁呢?桃仁、芍药、丹皮。这三味药张仲景选的太好了,它们专门针对瘀血而设,可以破血逐瘀,让气血通畅,气血通畅,才能去到该去的地方,起到该起的作用。 桃仁是桃子的仁,桃子可以吃,它里面的仁啊可是大药。桃仁是破瘀血的高手,能够把一切有形的瘀滞化掉。 丹皮可以清热,而且是一边清一边流通。如果身体长期有不化的瘀滞就会有化热、化火的危险。古医书上说,丹皮能泻伏火,破结蓄。也就是说它既能帮你把火灭掉,又能把瘀滞疏通。 来帮助桃仁丹皮化瘀的还有芍药,这里用的是赤芍,它跟白芍的不同之处在于,白芍偏补,赤芍偏散,白芍能补血,赤芍能活血。 最后再用茯苓把桂枝、桃仁、赤芍、丹皮化掉的瘀血,以及痰饮,通过小便排出去。因为茯苓的药性是往下走的,走水道,本身又有祛湿的作用,能够消除已经停留的水湿。 这就是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子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瓦解肌瘤囊肿,首先用桂枝把包裹在外面的重重寒气消散,再用桃仁丹皮赤芍把里面的瘀血化掉,最后用茯苓把各种浊水利出去,这样,肌瘤囊肿就慢慢消失,不见了踪影。 所以说,用药之道就在于明医理,你先把疾病搞清楚了,这天下的药任你选。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