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中医九型体质和付费调理
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手脚冰冷的问题又要来了,该怎么解决?其实,从中医来看,手脚容易冰冷,多是阳气不足,血虚、气虚等原因造成的。天一冷就手脚凉?跟这4个原因有关!1阳气不足如果天一冷,你手脚凉,第一个原因,可能是阳气不足。因为各种原因,伤了阳气,会变成这样。如:过食寒凉的食物,伤了脾胃之阳,用寒凉之药,经常服用伤阳气的药物,再或者长期疲劳,都会损伤阳气。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感受寒邪,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及时清除,或者病后没有及时扶助阳气,则也会导致这个后果。这种阳气不足导致的怕冷,比较容易识别,典型的症状是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或者发黑、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对于阳虚,首先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不要再损伤阳气,同时坚持做拉筋拍打,也可以配合艾灸等方法,效果不错。2气 虚 与此相关的,还有气虚的畏寒,这种情况,多是营卫之气,也就是保护身体的力量,出现了问题。此时会觉得畏寒,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动辄气喘,动辄汗出的气虚的情况。此时,多是首先脾胃之气受伤,因为营卫之气,都与脾胃关系密切,如果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没有来源,则会出现保护体表的力量不足,导致畏寒。3肝气不舒还有的怕冷,就是四肢末端冰凉,尤其是手脚,到了胳膊那里就不凉了,这种情况,往往是肝气不舒,情绪不佳,导致的四逆散证,这是肝气不能疏泄,导致气血壅滞,阳气闭塞于内,不能通达四肢,引起四肢的末端冰冷。这种情况,不能温阳,需要疏肝理气。现在很多人,就是这种情况的。4血 虚 血虚之人,血液不能温养四肢,所以身体会觉得凉,这种凉,夏天还好些,一旦到了冬天,就会手脚冰凉,身体畏寒。这种人还有这些症状:记忆力不好,容易忘事,失眠;容易疲倦,一旦疲倦,容易心悸、头晕;身体有黏膜的部分颜色比较淡,比如指甲里面的颜色,比如眼睑口唇等;女性月经色淡或者少,甚至闭经;舌头颜色淡白。尤其是蹲在地上一两分钟,站起来,立刻会眼前瞬间黑一下。如果蹲时间长了,站起来头晕眼黑,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严重了,这也是病!这叫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对于老人,这是要密切关注的一种疾病,甚至会出现危险。但是,一般人蹲一两分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您蹲一两分钟,再站起来眼前都发黑,很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尤其是血虚,会导致这种情况的。所以说,血虚之人,也会畏寒的。怎么改善手脚冰冷呢?1拍打四肢拍打是疏通经络,提升阳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理论上,全身都可被拍打。对于手脚冰冷的问题,四肢的拍打十分重要。首先,先拍打双肘、双手、双膝、双脚通用部位,然后拍打整个手臂和大小腿。建议一掌拍打20分钟以上,只有足够长,才能将拍透,将经络疏通。所以,每天可以拍打几个部位,这样一边拍打可能需要3-15天的时间。对于手脚冰凉比较严重的朋友,在拍打的过程中会出现寒气和冷汗往外排的反应,这是好现象,要乘胜追击。2卧位拉筋这是效果最全面、使用最安全的拉筋法,能够不同程度疏通全身所有经络,迅速提升阳气,如果您一开始做卧位拉筋,当酸麻胀痛时,继续坚持5-10分钟,会感到全身发热甚至冒汗。卧位拉筋须躺在特制的拉筋凳上实施,如果没有拉筋凳,用椅子靠墙角、门框也可拉筋,但只能是暂时代替。卧位拉筋的标准姿势:身体完全平躺在拉筋凳上,双手臂紧贴耳部,向后伸直,平放在凳面上;上举之腿与立柱完全平行,臀部、膝后腘窝、脚后跟紧贴立柱;上举的脚与立柱呈90度角,脚往内收;下放之腿整个脚掌着地;双腿并拢;上举之腿的膝盖上方需用绑腿固定,上下腿和手上都可加沙袋或其他重物,以加大拉筋强度;臀部紧贴立柱,左右髋关节完全平放在凳面上。如此躺着拉10-40分钟,再换一条腿拉10-40分钟,方法相同。拉到酸麻胀痛,继续坚持才会有好的效果。当然,痛须在拉筋之人可忍受的限度内。3艾灸中医认为,艾草有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络、理气血、调阴阳。补阳气的较好方法就是艾灸。艾灸是身体的“温补剂”。体内阳气不足、温度不够时,应当首选艾灸,尤其适合虚证、寒证。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艾灸穴位有: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拉筋拍打再配合艾灸,相信您能度过一个暖暖的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