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煌《经方之瑜》20200407期皮肤病分类1、病毒细菌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扁平疣、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丹毒、毛囊炎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渗出而得名荨(ㄊㄢ)痲疹→(风疹块) 过敏药物性皮炎→磺胺类、抗生素类异位性皮肤炎、遗传过敏性湿疹3、结缔组织及免疫性皮肤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侵犯皮肤及脏器的免疫性疾病白塞氏病4、红斑及丘疹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 病因不明,可能与细菌或遗传有关5、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 (慢性苔癣)单纯性痒疹6、角化性皮肤病→掌跖(ㄓ)7、色素障碍性皮肤病:黄褐斑→黑色素沉淀白癜(ㄉㄧㄢ)疯→脱色性病变、泛发性白色斑片8、皮肤附属器官:(挫) 座疮酒糟(漕) 鼻(好发于鼻部)斑秃→精神、分泌等黏膜病→唇炎01背景皮肤病(dermatosis)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荐方:桂枝汤 (太阳病第13.15.54.234.276条)治战场上士兵之飢寒交迫,非发汗、感冒药,为调和营卫之强壮方黄煌:桂枝10~20g 白/赤芍10~20g 生甘草3~10g 乾薑3~10g 红枣10~30g1. 本方为皮肤营养剂(调和腠理营卫)→丘疹、糜烂、溃疡等白而乾,局部不红,色澹为特点2. 本方可治毛囊炎、座疮、荨麻疹、湿疹、下肢溃疡、糖尿病足、皲裂(初期可发可消,溃烂可托可补)→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下肢溃疡不收口→黄耆桂枝汤+玉屏风散:双手裂口3. 桂枝汤是调理体质的方→消瘦、皮肤乾枯、舌澹葛根汤 (桂枝汤+葛根+麻黄)1.所适用之皮肤病,以肌肉丰满而皮肤乾燥,丘疹、鳞屑为特徵体质较壮实,不出汗→冬天严重,夏轻快(汗出即缓)2. 常用之皮肤病有→以项背部效果好3. 体质:黝黑、黄暗、粗糙、壮实、嗜睡、咽喉不红(桂枝症体质者慎用!)4. 加大黄(推陈出新)、川芎(温辛、散寒凝,使气往上走)→用于治疗头面部疮疾小柴胡汤1.以丘疹、疱疹、糜烂、苔藓样变、搔痒剧烈等为特徵、尤适合过敏性与病毒性皮肤病2. 带状疱疹→剧烈疼痛,可加(1) 四逆散、连翘(咽炎、淋巴腺肿大)(2) 红花瓜蒌甘草 局部分泌多、浮肿等→可配五苓散 单纯性疱疹→可加连翘、山栀子 神经性、过敏性、遗传性皮炎→多配半夏厚朴汤、四逆散等3. 合方:出汗多,口渴→白虎汤腹泻,浮肿→五苓散桂枝茯苓丸 (常加大黄 桃仁承气汤)1. 皮肤乾燥起鳞屑、囊肿结节、局部色素沉着、紫暗为特徵2. 银屑病、座疮、脱髮 (川芎)、酒糟鼻等3. 望诊:体质较强壮、面色多红、暗,唇色暗红,舌质紫暗,腹充实,触有抗按感,压痛4. 加减(1) 便秘、腰痛、腹痛:加制大黄(2) 腹痛:加当归、川芎(3) 腰腿痛或下肢浮肿:加牛膝(4) 浮肿、便溏:加白朮、茯苓、泽泻黄连解毒汤1. 多用于热毒重症,见红、肿、热、痛、烦者2. 可治湿疹、脓疱疮(黄水疮)→只要分泌物为黄(痰、带下、泻、汗)均可用3. 体质:体强,肌肉坚实,面红油光,口唇暗红,目赤多眵(ㄔ),舌质老硬,腹按之不适、抵抗感,易烦躁,上腹痞闷、疼痛,皮肤常有疮疖,口易生疮,小便黄短,口嘴苦、黏4. 加减:温清饮:加四物汤→出血、充血之皮肤病温清饮再加柴胡、连翘、荆芥、白芷、薄荷、桔梗、甘草:荆芥连翘汤→适用于头面部之 (挫) 座疮合防风通圣散→治毛囊炎防风通圣散(金元-刘完素) (方组含 麻杏石甘 调胃承气 当归芍药…)黄煌: 防风5~10g 荆芥5~10g 连翘5~10g 麻黄5~10g 薄荷3~6g 川芎5~10g 当归5~10g 白/ 赤芍5~10g 白朮5~10g 山栀子5~10g 制大黄5~10g 芒硝3~6g 黄芩5~10g 生石膏 10~20g 桔梗5~10g 甘草3~6g 滑石6~12g 生薑6~12g1. 本方所治皮肤病→荨麻疹、座疮、湿疹、扁平疣2. 体质:壮实肥胖,面红多油腻,皮乾燥粗糙,好毛囊炎,食慾好,便秘,唇红或暗红→有异位性皮炎之治缓病例。(防风通圣散变方→麻杏甘石汤+大黄、连翘、荆芥、防风、滑石、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