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经方对应的中成药合集 / 正文

古方 “ 葛根芩连汤 ” 配伍及功效与作用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芩连汤,中医方剂名。为表里双解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组成]葛根30g、炙甘草6g、黄芩9g、黄连9g。[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两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下利保安康。[方证]1.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或胸中烦热,或午后高热,头痛酸楚,身重疲乏,口干苦,心烦,心悸,或项背拘急,或胸闷喘促,出汗。 2,腹痛,下利,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肛门灼热,上脘痞痛。 3.舌边尖偏红,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滑数。 [方义]本证多由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治疗以解表清里为主。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方中葛根辛甘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阳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故为君药。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故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现代应用]1. 以腹泻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等多见本方证。 2.热性传染病如肠伤寒、乙型脑炎、痧疹、麻疹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3.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因此,本方又可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等出现胸闷、头晕的场合。 4.其他还用于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征、脱肛、中风、脊髓炎、湿疹,糖尿病、头痛、失眠、口疮、盗汗等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此方剂被赋予了很多新的适应病症,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不少学者探究其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并分析合理性。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多由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终发为消渴。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可谓古方新用。 清代王子接认为:“是方即泻心汤之变,其义重在芩、连肃清里热,虽以葛根为君,再为先煎,无非取其通阳明之津;佐以甘草,缓阳明之气,使之鼓舞胃气,而为承宣苦寒之使”。根据葛根芩连汤成方结构来看,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正好切中糖尿病胃肠湿热、燥热伤津的病机。方中葛根为阳明经药,以除阳明内热,升津润燥为主治。黄芩、黄连可清胃肠湿热,黄芩尤能清肺胃实热,兼顾肺肾;黄连用量过多易苦寒伤中,耗伤津液,葛根与黄连相配可以制约黄连之燥性。甘草养脾胃,生津液,和中调味,全方共奏清热燥湿,生津润燥之功。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