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身上的结节、息肉、囊肿……到底谁才是癌症的“定时炸弹”

很多人在体检中,有时会检测出各种各样的“结节”、“息肉”、“囊肿”等,如果自己体内有一些多馀的东西就会不安,担心这些会得癌症。结节,息肉,囊肿……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区别?得癌症的概率最高的是哪个? 今天,好好跟大家说吧~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影像检查(如CT、胸部x光片),类圆形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通常称为结节灶,直径小于1厘米时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时称为微小或微小结节。 随着近年来多排螺旋CT的出现,小结节和微结节被发现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是良性的。1甲状腺结节:多数是良性的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 一般结节的直径> 1厘米即可用手触摸,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的最简单的方法。结节的大小为1厘米~4厘米时,请务必定期检查。如果结节活动性差,检查中显示血流量比较大,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穿刺活检。 另外,即使是良性结节,结节也比较大,如果对气管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也有必要考虑手术。2肺结节:选择对检查方式很重要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容易检查发现肺部结节。 发现肺部结节不需要恐慌。 因为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被证实是肺癌。但是,以下情况必须要求专科医生作出鉴别判断。对于不足5毫米的微小结节,只进行随访观察,从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如果结节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一般认为没有风险,有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建议尽早诊治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3乳腺结节:不痛的结节是最危险的乳腺结节是乳腺占位性的描述,常见于乳腺增生和乳腺肿瘤性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及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现为乳腺结节。息肉,一部分恶化的息肉,是人体在某种正常结构中额外产生的“肉”。 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有些会恶变。直径小于2厘米:体积小,有茎的炎症性息肉,不癌变。 无症状,定期复查,及时理解和处理病情变化即可。 有症状,复查期早,必须立即手术。什么直径超过2厘米:及时切除是防止癌变的最有效措施。1肠息肉:越早切除越好大肠息肉是息肉家族中最阴险、分布最多的,平时隐蔽生长,届时可“摇晃身体”成为结肠癌。2胃息肉:注意到的话必须切除发现胃息肉最有效的方法是胃肠镜检查。 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3胆囊息肉: 1厘米以上,切胆囊胆囊息肉几乎是16人中的1人,通常没有症状,多在超声波中发现。 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1厘米的话,有高度癌变的风险。4宫颈息肉: 45岁以上的女性必须警惕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宫颈息肉是良性病变,但也有癌变的可能性。5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鼻腔息肉长大到豌豆大小后会出现鼻塞和鼻出血等症状,容易被医生发现。如果鼻塞严重,建议医院做鼻窥检查。 诊断为鼻息肉时,手术是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的首选方案。 术后活检明确诊断。囊肿,几乎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囊肿是良性包块。 囊肿可以单独也可以是多个,一般对健康影响不大,体检检查也不需要太紧张。 如果囊肿对周围器官没有压迫症状和炎症感染,就几乎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如果肝囊肿过大,压迫相邻器官,有可能引起不适症状,则需要积极的治疗。 如果出现囊肿破裂、囊肿内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外科手术。1乳腺囊肿乳腺囊肿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乳房疾病。 95%的乳腺囊肿不需要特别处理,定期观察的话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波检查,40岁以上的患者每年进行钼靶检查。2肝囊肿大部分肝囊肿不会癌变,不会影响肝功能,所以如果肝囊肿不引起身体状况不良,可以不处理,但建议每6个月进行超声波检查,观察囊肿大小的变化。3肾囊肿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居多,大部分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恶变概率极小,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现前几乎没有症状。如果肾囊肿不足5厘米,没有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就不需要治疗,一般用超声波检查3~6个月就可以观察其变化。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