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该如何治疗?

急性胃炎其实相对于慢性胃炎并不是特别可怕,一般的慢性病开始的时候你根本看不出来任何端倪,但是当病发作之后就会让人很痛苦的说哦,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一些表现去胖丁它呢?又该如何治疗呢?来看看吧!慢性胃炎的症状:1.分类: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而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可有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为甚,和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在有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是在两足。1.1.按解剖部位分类本病非常多见,男多于女,按解剖部位分为2类。1.1.1.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病变主要累积胃体和胃底:常有遗传素质参与发病,约20%可伴有甲状腺炎、艾迪生病或白斑病。1.1.2.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十分常见,此型胃炎绝大多数由Hp感染所致,少数由其他病因包括胆汁反流、非甾类消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所致。1.2.病理分类 慢性胃炎是从浅表逐渐向深层扩展至腺体,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萎缩)的过程。根据病理变化分为3种类型。1.2.1.浅表性胃炎: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完整无损。1.2.2.全层黏膜炎:炎性细胞向深层发展累及腺体区,但腺体基本上保持其完整状态:1.2.3.萎缩性胃炎:炎症进一步发展,腺体破坏、萎缩、消失,黏膜变薄。随着腺体的萎缩,炎性细胞也逐渐消失,表面上皮细胞萎缩并失去分泌黏液的能力。1.3.化生在慢性胃炎的进展中,胃腺细胞可发生形态变化。1.3.1.肠腺化生:指胃腺转变为肠腺样,含杯状细胞。1.3.2.假性幽门化生:指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使胃的两种黏膜交界上移,也可下移至十二指肠球部,为Hp在该处寄居创造了条件。1.3.3.不典型增生:胃小凹处上皮常可发生增生,增生的上皮细胞和肠化生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所谓的不典型增生,表现为上皮细胞核大、失去极性,增生的细胞拥挤可有分层现象,黏膜结构紊乱,有丝分裂象增多。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2.临床表现:2.1.中上腹不适,饱胀,食欲不振。2.2.暖气,反酸,恶心。2.3.不规则腹痛,无周期性。2.4.消化道出血,贫血(胃粘膜糜烂者)。3.临床特点: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症状与病程常不典型:3.1.主诉较少,症状较轻,过是老年人感受性迟钝的表现。3.2.平时无明显症状,以出血,癌变等合并症为初发表现。3.3.萎缩性胃炎发生率高于年青人,胃酸低下,易癌变。3.4.并发症与伴发病较多3.4.1.并发出血,不易止血,由于胃粘膜血管硬化,血溶量减少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3.4.2.电解质紊乱多见呕吐、腹泻后易发生电解质紊乱。3.4.3.慢性胃炎常伴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该如何治疗?饮食调节:幽门螺杆菌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当饮食不规律时,必将导致胃活动的不协调。幽门螺杆菌患者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芥末、生蒜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幽门螺杆菌患者应以吃易消化的软饭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萝卜等;豆浆、牛奶营养高且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应列为常用食品。吸烟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胃粘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是产生幽门螺杆菌的原因之一,所以吸烟病人应戒烟或少吸烟。柿饼山药粥柿饼山药粥取柿饼1个,山药10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将柿饼切碎,山药洗净去皮,薏苡仁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熟,调入柿饼粒,加白糖,溶化即成。每天早晚分食,一周即可有效治疗肠胃不适。山药荔枝莲子粥山药荔枝莲子粥是取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肉各2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山药洗净,去皮,与荔枝肉、莲子肉一并捣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软烂,然后放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煮熟,加入白糖煮化即成。每天早、晚分食。山药消食羹山药消食羹取怀山药5克、麦芽5克、茯苓5克、莲子5克、槟榔5克,山楂8克,鸡内金10克,将这些药材一次性研成细末,之后加入鸡蛋1个调匀后,添少许水并蒸熟,再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情绪调节:不少胃病病人症状并非来源于胃病本身,而是来自恐病的心理因素。人在心情愉快时,可使神经系统正常地活动,正确、有序地指挥支配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十分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对胃肠系统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康复。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粘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形形色色的胃肠道疾病。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