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多美椒--川椒传川椒是什么?川椒,中药名。也就是我们炒菜常放的花椒,可能是因为四川人喜欢吃而得名。为芸香科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去除种子及杂质。生用或炒用。花椒气味芳香,能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据说还能降低血压。 别名:川椒、檓、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陆拨、汉椒、点椒。香椒、大花椒、青椒、青花椒、山椒、狗椒、蜀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目录川椒的功效和作用川椒怎么吃?川椒的方剂 川椒的功效和作用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中指出:“川椒辛热,驱邪逐寒,明目杀虫,温而不猛。胡椒味辛,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川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功效: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主治: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散寒燥湿 用于胃腹冷痛、呕吐不能食,可与干姜、党参等同用,如大建中汤。用于久寒腹痛腹泻冷沫者,可与附子、干姜同用。用于胃脘寒痛、脊背凉痛,可与附子、半夏同用。 除湿杀虫 用于蛔虫引起的上腹疼痛,即胆道蛔虫,可与乌梅、黄连等同用,如乌梅汤。 用于疥疮、皮肤瘙痒起水疱丘疹,用本品内服或外洗均可,可疏风止痒、祛湿杀虫;治阴囊湿疹、阴囊潮湿瘙痒,可内服外洗。用于脚气属寒湿者,以本品内服外用均可,有除湿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蠲痹止痛 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性者,多与其他化湿温经散寒药同用。用于风寒牙痛呈抽搐样痛,受冷则甚者,可以本品煎汤漱口,或少许内服。花椒树可作防护刺篱。花椒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 驱虫作用 花椒所含挥发油在保温的任氏液中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服食川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降压作用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增加食欲 川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花椒水提物5和10g/kg均有显著抗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形成作用,而醚提物仅有抑制倾向。花椒水提物10g/kg有显著抑制吲哚美辛加乙醇引起的小鼠溃疡形成,但抑制率(22%)不高。花椒醚提物3.0ml/kg显著抑制大鼠盐酸性溃疡形成(P<0.01)。花椒水提物5g/kg可明显抑制大鼠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形成。 对四氯化碳诱发急性肝损害大鼠血清GPT和GOT的影响:花椒水提物5.0g/kg能对抗四氯化碳升高GPT的作用(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但对GOT升高无对抗作用。 对药物性小鼠腹泻的影响 花椒醚提物3.O和6.0ml/kg可对抗蓖麻油所致的小鼠腹泻,作用不仅出现快,而且持久。其中3.0ml/kg组还能使腹泻发生推迟2小时(对照组1.2小时的发生率为5/12和11/12,花椒醚提物3.0ml/kg组分别为0/12和5/12,P值均为<0.05)。花椒水提物5或10g/kg有对抗小鼠番泻叶所致腹泻作用,作用产生缓慢,但持久(P<0.05)。4.对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小鼠灌胃花椒水提物10g/kg可明显抑制胃肠推进运动,P<0.05。 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采用电刺激大鼠动脉血管壁所致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并同步测定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花椒水提物10-20g/kg和花椒醚提物0.3ml/kg剂量下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和P<0.001=,能明显延长实验性血栓形成的时间,提示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花椒水提物10g/kg和醚提物0.15-0.3ml/kg剂量时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水提物抗凝作用强于醚提物。花椒的抗栓、抗凝作用可能与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成分有关,因花椒水提物对ADP和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0.4%,88.3%。本品所含的佛手柑内酯有一定的对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和止血作用。 镇痛作用 花椒水提物5-10g/kg和醚提物3.0-6.0ml/kg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物P均<0.05,醚提物3.0ml/kg(P<0.05),醚提物6.0ml/kg(P<0.01),其中醚提物的作用较水提物强,且呈剂量依赖性。 抑菌作用 本品挥发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羊毛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MIC低于0.1HL/ml,MFC为0.1HL/ml。实验证实月桂氮卓酮和二甲基亚砜能促进挥发油进入真菌细胞内加速细胞死亡。 其他作用 本品所含的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但强度较弱,可升高麻醉猫血压,增强瞬膜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血压及子宫的作用,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小肠收缩及扩张冠状血管,提高横纹肌张力,加强脊髓反射兴奋性。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麻醉作用 川椒水浸液、挥发油或水溶物都其有局部麻醉作用。 对凝血酶的作用 川椒水提物取和醚提取物给大鼠灌胃都能预防电刺激颈动脉引起血栓形成。其水提物能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 抑制和杀疥螨虫作用 川椒挥发油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氯仿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触杀疥螨的作用。川椒怎么吃?川椒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肌肉瘦削,四肢不遂: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川椒6克(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蛀牙病: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断奶回乳: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浓缩成200毫升,再加红糖30-60克,于断乳当天趁热一次饮下,每日1次,约1-3天可回乳。 治痛经:用花椒1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细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封闭,每日1次,此法最适宜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治秃顶: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 治痔疮:花椒1把,装入小布袋中,扎口,用开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热气熏洗患处,待水温降到不烫,再行坐浴。全过程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治膝盖痛:花椒50克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在包布内,将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热敷30至40分钟,每日2次。川椒的方剂蜀椒汤(《备急千金要方》),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者。 大建中汤(《金蒉要略》),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上可触近。 椒梅汤(《增补百病固春》),治虫积腹痛,四肢冷,面白唇红,舌淡白。 治冷虫心痛方(《寿域神方》):川椒四两,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 治飧泄丸(《普济方》):苍术二两,川椒一两,上为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 治齿疼方(《圣惠方》):川椒一两(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 治肾风囊痒方(《仁斋直指》):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 椒红丸(《圣济总录》):蜀椒,生地黄,上二味,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一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治元藏伤惫,耳聋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