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你了解多少呢?什么是黄柏呢?一说到黄柏,我们脑海里就会想到树木,但是别小看这棵树,它全身都是宝呢,比如树皮可以入药治病,木栓层可以做家具等等。 黄柏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 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 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黄柏是非常难得的药材,它必须要是多年的大树的树皮才可入药,一般树要长到15年以上才行。所以说,黄柏是极其珍贵的药材。目录黄柏的功能和作用黄柏的附方黄柏怎么食用?关于黄柏的毒副作用 黄柏的功能和作用黄柏这种药材来之不易,生长周期很长,一般15年到20年,罕见之物必有奇效,黄柏也不例外。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黄柏不仅非常珍贵,而且其药用价值高,用途广,作为药材它无明显毒副作用,不过像脾虚,胃弱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黄柏的附方我国早已使用黄柏治疗各种疾病了,黄柏的附方也有很多,比如: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 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黄柏怎么食用?黄柏即可入汤,也可入酒,还可以泡咖啡,都是不错的选择。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关于黄柏的毒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黄柏也不例外,既然是药物,那它就会有副作用产生,像黄柏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其没有副作用。为了能够安全用药,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宜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胸部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