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大全 / 正文

肾虚吃什么恢复快?照着这些吃就是好的快!

肾虚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很多人一听到肾虚就感觉很恐慌,其实肾虚又不是不治之症,我们在日常生活总其实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它的,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肾虚吃什么药恢复快?西药目前早泄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虽然西药见效果、吃起来简单快捷成为了人们选择的方向。但事实证实,西药的特点是见效果,可以轻微的缓解不适症状,以往治疗早泄医生常开一些抗焦虑药或镇静药,作为辅助治疗。光吃这些药物不能够治疗早泄,停药即复发,而且对身体损害大。有不少肾虚患者认为买点麻醉剂或类似药物使用就能逐渐改善病情,结果盲目服用药物治疗早泄不但没能治疗,反而使病情加重,更错过了较好治疗时机。滥用药物导致早泄治疗难度增加,药物治疗不规范导致疾病反复复发难以治疗,严重者可能不育的可能性。想用西药治疗肾虚的患者请慎重。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经常使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有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丹皮等组成。主要治疗阴性肾虚亏损所致的眩晕,阴虚潮热,虚火牙痛,小儿发育不良等病症。六味地黄丸有各种不同的剂型,如水蜜丸(可每次服用6克)、小蜜丸(可每次服用9克)、大蜜丸(可每次服用1丸)、软胶囊(可每次服用2粒)等。肾阴亏损证患者可任选一种六味地黄制剂进行服用,应每日服2次。该病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了腹胀便溏的症状,则应调整用药量或停止服药。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2、左归丸左归丸,主要有熟地黄,山药,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等组成,主要治疗阴性肾虚不足,腰膝酸软,盗汗,神疲口燥等病症。适合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等症状的真阴不足证患者服用。左归丸的用法同六味地黄丸。需要注意的是,左归丸是纯补之剂,久服易滞碍脾胃、影响食欲,因此不宜长期服用。3、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麦味地黄丸用法同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4、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具有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的功效,适合有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肺肾阴亏证患者服用。河车大造丸的补力比麦味地黄丸更强,其用法同六味地黄丸。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5、杞菊地黄丸枸杞地黄丸是由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等重要方剂所制成的。其中枸杞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可清利头目。枸杞地黄丸具有良好的抗衰老、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等。肾虚吃什么水果好?1、葡萄:取新鲜葡萄250克,去皮、核捣烂后,加适量温开水饮服,每日一至两次,连服两周,可治前列腺炎和小便短赤涩痛。2、木瓜:用木瓜250克,切片后放入1000克米酒或低度白酒中,浸泡两周后启用,每次饮用15毫升,每日两次,连服两周,能治肾虚阳举不坚和早泄。3、芒果:取芒果核10克,打烂后水煎服,每日两次,连服两周,能治睾丸炎和睾丸肿痛。4、猕猴桃:新鲜猕猴桃50克,捣烂加温开水250毫升(约1茶杯),调匀后饮服,能治前列炎后小便涩痛。5、荔枝:用荔枝核15至20颗,打碎后加水煎服,能治睾丸肿痛。6、白果:取银杏果10枚,带壳炒熟后取仁食用,每日两次,连肥服两周,可治遗精过多。肾虚吃什么食物好?1.莲子说起莲子,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吧,莲子味苦,但是对于补肾是有很好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心力交瘁的情况。2.黑米黑米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黑米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可以有益气补肾、养肝明目等作用,对于一些头晕、贫血的情况也是有很好的缓解的。3.黑豆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4.胡桃仁胡桃仁用来补肾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的,因为胡桃仁可以补肾固精,对于一些肾亏的男性朋友是很好的。5.芡实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养生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有史为证:《本草纲目》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肾亏的朋友们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芡实哦,对我们的身体是十分好的。6.黑芝麻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7.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养生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8.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宜食用。肾虚其实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照着上面的吃吃吃就能很大程度的缓解肾虚的情况,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