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循环系统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输送氧气和养分,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带走垃圾。当供应大脑的血流发生了堵塞,就产生了脑卒中。食物和氧气的缺乏使得脑细胞很快就发生“营养不良”。由于大脑细胞的高度复杂性和高能耗,这些脑细胞就会迅速进入死亡状态。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是血栓,它既可以产生于局部,也可能是身体其他血管流浪于此。卒中后随着脑细胞的坏死,其相应的功能也出现了障碍,例如,运动中枢发生卒中,病人就会发生运动失能。幸运的是,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有能力重搭“电线”、再学习,这就意味着所丧失的功能有可能在卒中后数月得以重塑。对于那些大脑损伤轻微的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语言训练,最终会帮助他们重返相对正常的生活。但是,如果卒中面积较大,或是卒中发生在脑干,那么结果很可能只剩下死亡。卒中是一个严重而又严肃的问题,仅次于癌症和心脏病成为人类第三大杀手。然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帮助我们躲避这些血管“子弹”的攻击。最基本的警告:戒烟(立即)、运动(包括走路)以及健康饮食。卒中的治疗,时间是敌人。如果某人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头晕或是黑矇,应当尽快去医院就诊,因为时间正在滴答滴答的丢失。卒中一旦发生,如果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药物溶栓治疗,这就意味着在最短时间内能得到最快的功能恢复。只要是在3个小时以内,大脑的损伤程度就不会太重。在大脑遭受严重攻击前,通常都会给出预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一个警告,意味着不远的将来会迎来一场大风暴。因而,一旦预警出现,迅速获得专业的治疗意见是重中之重。卒中的预防远重要于治疗,阿司匹林是主要的预防性药物。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外科治疗,早期,医生在血管内安装滤网以防血栓脱落堵塞大脑;现在,医生们可以使用血管内介入取栓,在血管内轻柔而又灵巧的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未来,干细胞治疗可能会给脑卒中患者带来福音,这是现代医疗可能会给我们的最大希望。干细胞——我们体内的终极变色龙,具有转化成任何我们需要的细胞的能力。理想状态下,我们能将干细胞安置在脑卒中损伤位置,经过适当的激发,引导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修复已坏死的脑细胞。这是我们的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