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治痛经首辨虚实寒热瘀

临床上,在治疗妇女痛经的过程中,首先应辨虚、实、寒、热、瘀即可。就临床体会言之:虚证痛经大多属于功能性者为常见,中药的治愈率较高;实证痛经多有器质性改变为常见,如子宫1过于前屈或后倾,子宫颈管狭窄等,中药治疗的显着有效率相对较低。 治疗痛经的基本方为《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减,以当归、白芍、延胡索、制香附子为主,视其寒、热、虚、实、瘀适当加味。虚者加黄芪、川断;实者加木香、川楝子、川芎;寒者加木香、小茴香、苏梗;热者加丹皮,白芍改为赤芍;血瘀者加蒲黄、五灵脂;因瘀明显而喜热者则以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制没药、当归、川芎、桂心、赤芍、生蒲黄、五灵脂)为主,多能收到明显的温经、止痛、逐瘀的效果。较轻的痛经,或因学习、工作等关系服煎药不方便者,则一般冲服益母膏(中成药,中药店有售),亦能调达气血而止痛。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